中文摘要 | 第8-13页 |
ABSTRACT | 第13-20页 |
缩略词表 | 第21-22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22-27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2-25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25页 |
三、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 第25-27页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 第27-54页 |
一、心理痛苦概述及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研究现状 | 第27-36页 |
(一)心理痛苦概述 | 第27-29页 |
1. 心理痛苦的哲学认识 | 第27页 |
2. 心理痛苦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3. 心理痛苦在肿瘤社会心理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 第28-29页 |
(二)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研究现状 | 第29-36页 |
1. 现代医学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研究现状 | 第29-33页 |
2. 传统医学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研究现状 | 第33-36页 |
二、音乐疗法及五行音乐疗法概述及其干预肿瘤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36-46页 |
(一)音乐疗法概述及其研究现状 | 第36-42页 |
1. 音乐疗法概述 | 第36-37页 |
2. 音乐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3. 音乐疗法的形式和方法 | 第38页 |
4. 音乐疗法的研究现状 | 第38-42页 |
(二)五行音乐疗法概述及其研究现状 | 第42-46页 |
1. 五行音乐疗法概念 | 第42页 |
2. 五行音乐疗法的作用原理 | 第42-44页 |
3. 五行音乐疗法干预肿瘤患者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44-46页 |
三、培土生金理论和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概述及其研究现状 | 第46-52页 |
(一)培土生金概述 | 第46-50页 |
1. 培土生金理论的概念 | 第46-47页 |
2. 培土生金治法的理论基础 | 第47页 |
3. 培土生金的研究现状 | 第47-50页 |
(二)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概述 | 第50-52页 |
1. 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的概念 | 第50-51页 |
2. 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的作用原理 | 第51-52页 |
3. 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52页 |
四、文献总结 | 第52-54页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 第54-67页 |
一、研究类型 | 第54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54-55页 |
(一)研究总体 | 第54页 |
(二)研究样本 | 第54-55页 |
三、样本含量计算 | 第55-56页 |
四、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 第56页 |
五、分组方法 | 第56页 |
六、盲法 | 第56页 |
七、研究方案 | 第56-59页 |
(一)基础治疗 | 第56-57页 |
(二)五行音乐疗法操作流程 | 第57-58页 |
1. 音乐材料准备 | 第57页 |
2. 操作前准备 | 第57页 |
3. 施乐过程 | 第57-58页 |
4. 施乐要点 | 第58页 |
5. 疗程 | 第58页 |
(三)干预方案 | 第58-59页 |
1. 对照组(五音疗法组) | 第58页 |
2. 试验组一(培土生金五音疗法组) | 第58页 |
3. 试验组二(培土生金五音疗法+引导性想象组) | 第58-59页 |
八、测量指标和评价工具 | 第59-61页 |
(一)一般情况调查表 | 第59-60页 |
(二)研究指标及评价工具 | 第60-61页 |
1. 心理痛苦评定标准 | 第60页 |
2. 焦虑抑郁评定标准 | 第60-61页 |
3. 睡眠质量评定标准 | 第61页 |
4.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 第61页 |
九、资料收集 | 第61-62页 |
十、统计分析 | 第62-63页 |
十一、科研伦理原则 | 第63页 |
十二、质量控制 | 第63-66页 |
(一)干预前质量控制 | 第63页 |
(二)干预中质量控制 | 第63-65页 |
(三)干预后质量控制 | 第65-66页 |
十三、技术路线 | 第66-67页 |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 第67-106页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第67-69页 |
(一)研究对象的人口社会学资料和临床资料 | 第67-69页 |
二、干预前三组患者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睡眠情况、生活质量比较 | 第69-71页 |
1. 干预前三组患者心理痛苦得分比较 | 第69页 |
2. 干预前三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 第69-70页 |
3. 干预前三组患者睡眠情况比较 | 第70页 |
4. 干预前三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 第70-71页 |
三、干预中三组患者音乐治疗时的总体反应 | 第71页 |
四、干预后三组患者心理痛苦评价结果 | 第71-78页 |
(一)三组患者心理痛苦得分比较 | 第71-74页 |
(二)三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痛苦问题列表具体问题情况 | 第74-78页 |
五、干预后三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比较 | 第78-82页 |
六、干预后三组患者的睡眠情况比较 | 第82-96页 |
七、干预后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 第96-106页 |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及结论 | 第106-127页 |
一、研究讨论 | 第106-125页 |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 | 第106-108页 |
1. 研究对象的人口社会学资料分析 | 第106-107页 |
2.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 | 第107-108页 |
3.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情况 | 第108页 |
(二)五行音乐疗法的优势与特色及现代临床应用思考 | 第108-113页 |
1. 五行音乐疗法的优势与特色 | 第108-109页 |
2. 五行音乐疗法现代临床应用的思考 | 第109-113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机理分析 | 第113-116页 |
1. 培土生金五行音乐选乐在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痛苦中的应用理论 | 第113-115页 |
2. 引导性想象技术施乐在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痛苦中的应用机理 | 第115-116页 |
(四)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16-124页 |
1. 引导性想象五行音乐疗法可改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痛苦 | 第116-119页 |
2. 引导性想象五行音乐疗法可缓解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 第119-120页 |
3. 引导性想象五行音乐疗法可调节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情况 | 第120-122页 |
4. 引导性想象五行音乐疗法可提高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 第122-124页 |
(五)研究的创新及特色 | 第124-125页 |
二、研究结论 | 第125-127页 |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127-128页 |
一、研究局限 | 第127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3页 |
综述 | 第143-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48页 |
附录 | 第148-157页 |
附录1 | 第148-150页 |
附录2 | 第150-154页 |
附录3 | 第154-155页 |
附录4 | 第155-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158-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