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慈善事业概述 | 第13-21页 |
·慈善事业的界定 | 第13-17页 |
·慈善和慈善事业概念 | 第13-15页 |
·慈善事业的特征 | 第15-17页 |
·发展慈善事业的意义 | 第17页 |
·慈善事业法律的法理学依据 | 第17-19页 |
·法的价值---正义与利益 | 第17-18页 |
·人权理论 | 第18-19页 |
·慈善事业法律属于社会保障法体系 | 第19-21页 |
·慈善事业法律理念符合社会保障法的价值理念 | 第19-20页 |
·依据我国相关法规政策规定慈善事业属于社会保障体系分支 | 第20-21页 |
3 其它国家慈善法律制度评析 | 第21-32页 |
·美国慈善法 | 第21-25页 |
·美国慈善法概述 | 第21页 |
·美国慈善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 第21-25页 |
·英国慈善法 | 第25-28页 |
·英国慈善法的概述 | 第25-26页 |
·英国慈善法的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加拿大慈善法 | 第28-29页 |
·加拿大对慈善、慈善机构、慈善组织的界定 | 第28-29页 |
·加拿大慈善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 第29页 |
·外国慈善制度评析 | 第29-32页 |
·各国慈善法律制度的特点分析 | 第29-31页 |
·外国慈善法律制度对我国慈善事业法律制度的启示 | 第31-32页 |
4 我国现行慈善事业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46页 |
·我国现行慈善事业法律法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我国现行慈善事业法律法规的现状 | 第32-33页 |
·我国现行慈善事业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我国慈善组织制度不健全 | 第34-37页 |
·慈善组织性质界定不明确 | 第34-35页 |
·双重管理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 第35-36页 |
·慈善组织社会性不明显并且专业化程度不高 | 第36-37页 |
·我国慈善捐赠规定不健全 | 第37-40页 |
·慈善捐赠的税收法律不完善并缺乏可操作性 | 第37-38页 |
·目前我国慈善捐赠模式存在弊端 | 第38-40页 |
·我国慈善事业监管机制不完善 | 第40-43页 |
·没有完善的监督立法 | 第40页 |
·政府监管模式不力 | 第40-41页 |
·没有适当的慈善监管机构 | 第41页 |
·我国慈善捐赠监督管理制度缺失 | 第41-43页 |
·我国现行的慈善事业法律制度缺陷导致我国慈善事业缺少社会公信力 | 第43-46页 |
·慈善事业的运作缺少公信力 | 第43-44页 |
·慈善事业运作不透明 | 第44-45页 |
·慈善事业缺少公众的支持 | 第45-46页 |
5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完善 | 第46-64页 |
·完善我国慈善事业法律法规 | 第46-50页 |
·制定专门的《慈善法》 | 第46-48页 |
·其它部门法规与《慈善法》相配合 | 第48-50页 |
·完善慈善组织机制 | 第50-53页 |
·明确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 | 第50-51页 |
·重新定位政府作用 | 第51-52页 |
·完善慈善组织机制 | 第52-53页 |
·完善慈善捐赠机制 | 第53-58页 |
·完善我国税法 | 第53-54页 |
·构筑慈善捐赠的新模式 | 第54-56页 |
·改善慈善捐赠的内外监管机制 | 第56-58页 |
·建立专门的慈善委员会 | 第58-62页 |
·建立慈善委员会符合我国国情 | 第58-59页 |
·慈善委员会的具体设置构想 | 第59-62页 |
·加强慈善事业的公信力 | 第62-64页 |
·以立法的形式加强慈善事业的公信力 | 第62页 |
·完善慈善事业自我监管机制 | 第62-63页 |
·完善慈善事业行业自律机制 | 第63-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