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前言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DASS的定义 | 第12-13页 |
1.2.2 DASS的发生机制 | 第13-14页 |
1.2.3 DASS的检查与诊断手段 | 第14-15页 |
1.2.4 DASS与其他类似症状疾病鉴别 | 第15页 |
1.2.5 国内外对指尖血氧饱和度与DASS的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1.3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16-18页 |
1.3.1 创新与特色 | 第16-17页 |
1.3.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2、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8-24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2.1.1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8页 |
2.1.2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8页 |
2.1.3 病例剔除标准 | 第18-19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2.2.1 抽样方法 | 第19页 |
2.2.2 样本统计量的计算 | 第19页 |
2.2.3 研究工具 | 第19-21页 |
2.2.4 观察指标 | 第21页 |
2.2.5 统计学方法 | 第21-22页 |
2.3 质量控制 | 第22页 |
2.3.1 研究设计阶段 | 第22页 |
2.3.2 研究实施阶段 | 第22页 |
2.3.3 研究数据分析和整理阶段 | 第22页 |
2.4 伦理学原则 | 第22-23页 |
2.5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3、结果 | 第24-33页 |
3.1 患者结构数据及基线数据特征 | 第24-27页 |
3.1.1 患者结构数据特征 | 第24页 |
3.1.2 患者基线数据特征 | 第24-27页 |
3.2 指尖血氧饱和度的比较 | 第27-33页 |
3.2.1 同一级别症状组中DASS患者的两侧指尖血氧饱和度的比较 | 第27页 |
3.2.2 内瘘手/对侧手指尖SPO2在不同症状级别组间的比较 | 第27-29页 |
3.2.3 以内瘘手指尖血氧饱和度分组的主要临床指标比较 | 第29-30页 |
3.2.4 内瘘手指尖血氧饱和度与DASS症状病情级别相关性检验 | 第30-31页 |
3.2.5 内瘘手指尖血氧饱和度与可能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1-33页 |
4、讨论 | 第33-42页 |
4.1 患者的一般情况与主要临床指标比较 | 第33-36页 |
4.1.1 性别 | 第33-34页 |
4.1.2 内瘘龄 | 第34页 |
4.1.3 PTH | 第34-35页 |
4.1.4 尿酸 | 第35-36页 |
4.2 指尖血氧饱和度比较 | 第36-40页 |
4.2.1 DASS与对侧手指尖血氧饱和度相关性 | 第36-37页 |
4.2.2 DASS与内瘘手指尖血氧饱和度的关系 | 第37-40页 |
4.3 局限性和展望 | 第40-42页 |
4.3.1 局限性 | 第40页 |
4.3.2 展望 | 第40-42页 |
5、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附录 | 第49-56页 |
附录一 :调查研究报告 | 第49-50页 |
附录二 :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申请表 | 第50-52页 |
附录三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第52-55页 |
附录四 :一般资料登记表 | 第55-56页 |
综述 | 第5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