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第二节 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食品安全的概念和现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唐代以前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17-23页 |
第一节 食品安全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 第18-20页 |
一 周易中的食品安全观 | 第18-19页 |
二 孔子《论语》中的食品安全观 | 第19-20页 |
第二节 食品安全监管法律规范的形成与发展 | 第20-23页 |
一 食品安全监管法律的形成 | 第20页 |
二 两汉时期食品安全监管法律规范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唐代食品安全监管法律的基本内容 | 第23-34页 |
第一节 《唐律疏议》关于“脯肉有毒”的法律规定 | 第23-30页 |
一《唐律疏议》“脯肉有毒”条款的法律性质 | 第23-25页 |
二《唐律疏议》“脯肉有毒”条款的基本内容 | 第25-27页 |
三《唐律疏议》对“出售有毒脯肉”的处罚方式 | 第27-29页 |
四《唐律疏议》“脯肉有毒”条款与汉简《二年律令》有关毒脯肉律文的比较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唐代关于御膳监管的法律规定 | 第30-32页 |
一 成立专门的机构监管皇帝饮食安全 | 第31页 |
二 设立皇帝专用的“食经” | 第31页 |
三 建立皇帝食品检验制度 | 第31页 |
四 对尚食局官员严格约束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唐代“行滥之禁”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规定 | 第32-34页 |
一 唐代“行滥之禁”的含义 | 第32-33页 |
二 唐代食品行业的“行滥之禁”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宋代食品安全监管法律的基本内容 | 第34-41页 |
第一节 宋代对唐代食品安全监管基本法律的继承和发展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宋代颁布诏令、专门法律保障食品安全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宋代政府委派官员监督保障食品安全 | 第37-39页 |
第四节 宋代行会保障食品安全 | 第39-41页 |
一 宋代行会代行政府监管职责保障食品安全 | 第39-40页 |
二 宋代行会自律保障食品安全 | 第40-41页 |
第五章 唐宋食品安全监管之比较分析 | 第41-45页 |
第一节 唐宋食品安全监管的特征比较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唐宋食品安全监管方式比较 | 第42-45页 |
一 法律手段的变化 | 第42-43页 |
二 经济手段的变化 | 第43-45页 |
第五章 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启示 | 第45-47页 |
第一节 食品安全立法注重法律质量 | 第45页 |
第二节 注重社会诚信建设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