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佛寺园林景观意境营造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关于佛寺园林的国内外文献研究 | 第11-14页 |
1.1.1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1.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3 创新与特色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佛寺园林景观的相关概念 | 第18-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佛寺园林与佛寺园林景观 | 第18页 |
2.1.2 意境、园林意境与佛寺园林意境 | 第18-19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2.2.1 美学与园林美学 | 第19页 |
2.2.2 环境心理学 | 第19-20页 |
2.2.3 景观生态学 | 第20页 |
2.3 中国佛寺园林起源与发展 | 第20-21页 |
2.4 中国佛寺园林功能 | 第21-22页 |
2.4.1 宗教活动的场所 | 第21页 |
2.4.2 个人修身养性的场所 | 第21页 |
2.4.3 旅游风景区 | 第21-22页 |
3 海南佛寺园林景观 | 第22-35页 |
3.1 海南佛寺园林历史沿革 | 第22-23页 |
3.2 海南佛寺园林景观调查 | 第23-26页 |
3.2.1 海南自然地理环境及民族概况 | 第23页 |
3.2.2 海南佛寺园林景观概况 | 第23-26页 |
3.3 海南佛寺园林景观的分布及类型 | 第26-29页 |
3.3.1 按时间分类 | 第26页 |
3.3.2 按宗派维度分类 | 第26-27页 |
3.3.3 按选址分类 | 第27-29页 |
3.4 海南佛寺园林空间布局 | 第29-33页 |
3.4.1 整体平面布局 | 第30-32页 |
3.4.2 空间功能布局 | 第32-33页 |
3.5 海南佛寺园林景观特点和不足 | 第33-34页 |
3.6 小结 | 第34-35页 |
4 海南佛寺园林景观意境营造分析 | 第35-65页 |
4.1 佛寺园林空间布局的意境营造 | 第35-40页 |
4.1.1 前导空间的意境营造 | 第35-36页 |
4.1.2 宗教部分的意境营造 | 第36-38页 |
4.1.3 生活部分的意境营造 | 第38页 |
4.1.4 园林游览部分的意境营造 | 第38-40页 |
4.2 园林要素的意境营造 | 第40-51页 |
4.2.1 建筑景观意境营造 | 第40-41页 |
4.2.2 植物景观意境营造 | 第41-46页 |
4.2.3 山石水体景观意境营造 | 第46-47页 |
4.2.4 佛教小品景观意境营造 | 第47-51页 |
4.3 感官方面的意境营造 | 第51-53页 |
4.3.1 视觉方面,色彩光影的变化 | 第51-52页 |
4.3.2 听觉方面,佛教声乐的运用 | 第52页 |
4.3.3 嗅觉味觉方面,香烛植物的运用 | 第52页 |
4.3.4 触觉方面,碑刻小品的设计 | 第52-53页 |
4.4 实例分析——金山寺 | 第53-59页 |
4.4.1 项目简介 | 第53页 |
4.4.2 佛寺园林空间布局 | 第53-59页 |
4.5 实例分析——莲花寺 | 第59-65页 |
4.5.1 项目简介 | 第59-60页 |
4.5.2 佛寺园林空间布局 | 第60页 |
4.5.3 佛寺园林景观意境营造分析 | 第60-65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5-6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5-68页 |
5.1.1 海南佛寺园林景观意境营造的不足之处 | 第65-66页 |
5.1.2 海南佛寺园林景观意境营造原则 | 第66-68页 |
5.2 建议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