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网络编码协作中继通信系统资源分配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6-13页
    1.1 课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第6-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8-11页
        1.2.1 协作中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8-9页
        1.2.2 协作中继系统资源分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9-10页
        1.2.3 基于网络编码的资源分配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1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1-13页
第2章 网络编码协作中继基本原理第13-21页
    2.1 无线通信信道特性第13-15页
        2.1.1 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第13-14页
        2.1.2 无线信道的多径特性第14-15页
    2.2 协作中继系统基本理论第15-17页
    2.3 网络编码协作中继系统的基本理论第17-20页
        2.3.1 网络编码基本原理第17-19页
        2.3.2 网络编码协作中继传输场景第19-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协作中继系统资源分配研究第21-42页
    3.1 系统模型第21页
    3.2 基于量子遗传算法的功率分配第21-26页
        3.2.1 功率分配模型第21-22页
        3.2.2 算法流程第22-23页
        3.2.3 仿真结果分析第23-26页
    3.3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功率分配第26-30页
        3.3.1 功率分配模型第26页
        3.3.2 算法流程第26-28页
        3.3.3 仿真结果分析第28-30页
    3.4 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功率分配第30-37页
        3.4.1 功率分配模型第30-31页
        3.4.2 算法流程第31-34页
        3.4.3 仿真结果分析第34-37页
    3.5 子载波分配算法第37-40页
        3.5.1 子载波分配模型第37-39页
        3.5.2 子载波分配算法第39-40页
        3.5.3 仿真结果分析第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网络编码协作中继资源分配研究第42-57页
    4.1 系统模型及问题论述第42-45页
        4.1.1 系统模型第42-44页
        4.1.2 问题论述第44-45页
    4.2 网络编码协作中继系统资源分配研究第45-56页
        4.2.1 交换子和交换序第45-47页
        4.2.2 固定子载波对资源分配算法第47-48页
        4.2.3 基于改进混合蛙跳算法的资源分配第48-50页
        4.2.4 基于改进萤火虫算法的资源分配第50-51页
        4.2.5 仿真结果分析第51-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57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图版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多系统的电子印章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感兴趣区域的视频加解密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