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文献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研究的主要困难及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及历史进程 | 第13-20页 |
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 | 第13-17页 |
(一)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 第13-15页 |
(二)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第15-16页 |
(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 第16-17页 |
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历史演进 | 第17-20页 |
(一) 群众路线的萌芽与形成 | 第17-18页 |
(二) 群众路线在曲折中发展 | 第18页 |
(三) 群众路线的恢复与创新 | 第18-20页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及时代特征 | 第20-30页 |
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 | 第20-21页 |
(一) 一切为了群众 | 第20页 |
(二) 一切依靠群众 | 第20页 |
(三)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第20-21页 |
二、中国共产党实践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 | 第21-23页 |
(一) 坚持“两个务必” | 第21-22页 |
(二) 坚决反对“四风” | 第22-23页 |
三、中国共产党实践群众路线的时代内容 | 第23-27页 |
(一) 为民 | 第23-25页 |
(二) 务实 | 第25-26页 |
(三) 清廉 | 第26-27页 |
四、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意义 | 第27-30页 |
(一) 提高党的建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 | 第27-28页 |
(二) 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客观要求 | 第28页 |
(三) 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现实要求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践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第30-42页 |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践群众路线面临的挑战 | 第30-32页 |
(一) 利益群体多元化的挑战 | 第30页 |
(二) 网络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 第30-31页 |
(三) 腐败现象及政策执行偏差带来的挑战 | 第31-32页 |
(四) 社会思潮多元化带来的挑战 | 第32页 |
二、加强中国共产党实践群众路线教育的对策思考 | 第32-42页 |
(一) 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研究和总结历史经验 | 第32-34页 |
(二) 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 第34-36页 |
(三) 完善制度建设,构建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 | 第36-37页 |
(四) 强化服务宗旨,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切实利益问题 | 第37-39页 |
(五) 恪守“三严三实”,推进作风建设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