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主城区商业区绿视率及美景度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1 “绿视率”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2 “美景度评价法”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2.1 “绿视率”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2 “美景度评价法”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存在问题 | 第19页 |
1.2.4 研究展望或趋势 | 第19页 |
1.3 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范围及样本的选取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研究地概况 | 第21-25页 |
2.1 昆明市区位概况 | 第21页 |
2.2 昆明市自然地理概况 | 第21-24页 |
2.3 昆明市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25页 |
3 昆明市主城区商业区绿视率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5-36页 |
3.1 昆明市主城区商业区绿视率调查结果 | 第25-30页 |
3.1.1 调查方法 | 第25页 |
3.1.2 测算方法 | 第25-26页 |
3.1.3 测算结果 | 第26-30页 |
3.2 昆明市主城区商业区绿视率分析 | 第30-36页 |
3.2.1 数据分析 | 第30-32页 |
3.2.2 绿视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3.2.2.1 空间配置模式 | 第32页 |
3.2.2.2 立体绿化 | 第32-33页 |
3.2.2.3 室内绿化 | 第33-34页 |
3.2.2.4 其他影响因素 | 第34页 |
3.2.3 提高昆明市主城区商业区绿视率的方法 | 第34-36页 |
4 昆明市主城区商业区美景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6-67页 |
4.1 昆明市商业区美景度调查结果 | 第36-38页 |
4.1.1 美景度调查方法 | 第36页 |
4.1.1.1 美景度调查照片的采集 | 第36页 |
4.1.1.2 美景度调查照片的选取 | 第36页 |
4.1.1.3 美景度问卷调查 | 第36页 |
4.1.2 调查问卷分析 | 第36页 |
4.1.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36-38页 |
4.2 昆明市商业区绿化景观美景度因子 | 第38-40页 |
4.3 昆明市主城区商业区美景度分析 | 第40-64页 |
4.3.1 数据分析 | 第40-44页 |
4.3.2 影响美景度的景观因子分析 | 第44-64页 |
4.3.2.1 观花观果植物 | 第44-47页 |
4.3.2.2 植物的管理养护 | 第47-49页 |
4.3.2.3 雕塑 | 第49-52页 |
4.3.2.4 绿视率 | 第52-57页 |
4.3.2.5 植物空间配置模式 | 第57-58页 |
4.3.2.6 室内绿化 | 第58-60页 |
4.3.2.7 水景 | 第60-61页 |
4.3.2.8 中庭绿化等 | 第61-62页 |
4.3.2.9 植物质地 | 第62-63页 |
4.3.2.10 绿化景观文化 | 第63-64页 |
4.3.2.11 其他景观要素 | 第64页 |
4.4 昆明市商业区绿化景观模型的建立 | 第64-67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2 讨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一 | 第74-77页 |
附录二 | 第77-78页 |
个人简介 | 第78-79页 |
导师简介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