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Summary | 第5-6页 |
缩略词表 | 第7-8页 |
Ⅰ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1 植物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 第9-13页 |
1.1 植物启动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 第9-10页 |
1.1.1 转录起始位点 | 第9页 |
1.1.2 TATA-box | 第9页 |
1.1.3 CACT-box | 第9页 |
1.1.4 GC-box | 第9页 |
1.1.5 其他元件 | 第9-10页 |
1.2 植物启动子的分类 | 第10-13页 |
1.2.1 组成型启动子 | 第10页 |
1.2.2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 第10-12页 |
1.2.3 诱导型启动子 | 第12-13页 |
2 抗除草剂转基因的研究 | 第13-16页 |
2.1 除草剂的分类 | 第13-14页 |
2.2 抗除草剂作物的发展 | 第14页 |
2.3 抗草甘膦植物的研究 | 第14-16页 |
2.3.1 EPSP合成酶基因的研究 | 第15页 |
2.3.2 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 第15-16页 |
3 高等植物转录因子 | 第16-19页 |
3.1 转录因子的结构 | 第16-17页 |
3.2 植物转录因子功能研究进展 | 第17页 |
3.3 植物GRF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Ⅱ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Ⅲ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Ⅳ 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1.1 样品采集 | 第21页 |
1.2 菌株和质粒 | 第21页 |
1.3 工具酶和试剂 | 第21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2-30页 |
2.1 甘蓝型油菜基因组DNA提取 | 第22页 |
2.2 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2-23页 |
2.3 基因克隆 | 第23-24页 |
2.3.1 种子特异性启动子Napin的克隆 | 第23页 |
2.3.2 油菜生长调节因子BnGRF2亚克隆 | 第23-24页 |
2.3.3 Nos终止子的克隆 | 第24页 |
2.4 PCR产物纯化回收 | 第24页 |
2.5 连接和转化 | 第24-25页 |
2.6 大肠杆菌DH5α 感受态的制备(CaCl2法) | 第25页 |
2.7 转化及蓝白班筛选 | 第25-26页 |
2.8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 第26页 |
2.9 重组质粒鉴定 | 第26页 |
2.10 表达载体pCEGRF的构建 | 第26-30页 |
2.10.1 基础载体pCEPSPS的鉴定 | 第27页 |
2.10.2 Napin启动子插入pCEPSPS载体 | 第27页 |
2.10.3 Nos终止子插入pCENP | 第27页 |
2.10.4 油菜BnGRF 2 插入pCENN | 第27-30页 |
Ⅴ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1 油菜种子特异性启动子Napin的亚克隆 | 第30-31页 |
2 油菜生长调节因子BnGRF2的亚克隆 | 第31-32页 |
3 Nos终止子的亚克隆 | 第32-33页 |
4 BnGRF2和EPSPs植物双价载体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3-37页 |
4.1 pCEPSPS载体的鉴定结果 | 第33页 |
4.2 pCEPSPS载体中插入Napin启动子 | 第33-34页 |
4.3 pCENP载体中插入Nos终止子 | 第34-35页 |
4.4 pCENN载体中插入BnGRF2 | 第35-37页 |
Ⅵ 讨论 | 第37-39页 |
Ⅶ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导师简介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