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阅读的进化 | 第11-19页 |
第一节 阅读定义的演进 | 第11-13页 |
第二节 阅读载体的变身 | 第13-16页 |
一、文本符号的进化: 从扁平符号到多媒符号 | 第13-14页 |
二、认知结构的变革: 从深度注意力到过度注意力 | 第14-15页 |
三、互动阅读的延伸: 无社交,不阅读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微信,一种社交化阅读方式 | 第16-19页 |
一、微信,改变社交 | 第16-17页 |
二、微信,改变阅读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文本与接受主体 | 第19-38页 |
第一节 “刷”出来的“朋友圈”: 朋友圈的日常叙事文本 | 第20-27页 |
一、个体日常生活的叙事内容 | 第20-22页 |
二、“语—图”互文的叙事手法 | 第22-27页 |
第二节 “扫”出来的公众号: 公众号文本的叙事套路 | 第27-29页 |
一、“吸睛”的标题 | 第27-28页 |
二、“轻体量”的表述 | 第28-29页 |
三、“多媒体”的形态 | 第29页 |
第三节 当阅读遇上社交: 文本与接受主体的交互创造 | 第29-38页 |
一、朋友圈: “熟人”圈子里的阅读互动 | 第30-34页 |
二、公众号: 粉丝集群里的阅读互动 | 第34-38页 |
第三章 大众文化语境下微信阅读的理性反思 | 第38-50页 |
第一节 朋友圈“刷”上瘾:社交幻化与自我迷失 | 第38-42页 |
一、“点赞”行为的泛滥让社交的意义幻化 | 第38-40页 |
二、信息的过度消费让“刷屏”者迷失自我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娱乐至上: 是娱乐,还是傻乐? | 第42-45页 |
一、何谓“傻乐”? | 第42页 |
二、读者因何而乐? | 第42-43页 |
三、“因乐而傻”的读者 | 第43-45页 |
第三节 深浅之争:谁主沉浮 | 第45-50页 |
一、“深浅”之争议 | 第45-46页 |
二、微信阅读: “由浅入深”之可能? | 第46-50页 |
结语: 阅读的未来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