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第2章 生产本质安全管理概述 | 第18-24页 |
2.1 本质安全的内涵 | 第18页 |
2.2 生产本质安全的内涵与目标 | 第18-20页 |
2.2.1 生产本质安全的内涵 | 第19页 |
2.2.2 生产本质安全的目标 | 第19-20页 |
2.3 生产本质安全体系理论架构 | 第20-21页 |
2.4 生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与企业其他管控体系的关系 | 第21-24页 |
2.4.1 生产本质安全管理与企业现有管控体系的关系 | 第21-22页 |
2.4.2 生产本质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第22-24页 |
第3章 A公司生产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3.1 A公司经营现状 | 第24-25页 |
3.2 A公司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2.1 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3.2.2 人员构成及培训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3.2.3 作业规程规范化的不足 | 第26-27页 |
3.3 A公司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 第27-29页 |
第4章 A公司生产本质安全体系建设 | 第29-44页 |
4.1 生产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 | 第29-30页 |
4.2 生产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 第30-32页 |
4.2.1 生产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目标 | 第31页 |
4.2.2 生产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原则 | 第31-32页 |
4.3 生产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工作步骤 | 第32-33页 |
4.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及应对 | 第33-37页 |
4.4.1 危险源识别 | 第33-34页 |
4.4.2 风险评估与控制 | 第34-36页 |
4.4.3 风险规避与转移 | 第36-37页 |
4.5 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 第37-41页 |
4.5.1 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 第38页 |
4.5.2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第38-39页 |
4.5.3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 第39-40页 |
4.5.4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第40页 |
4.5.5 考评制度 | 第40-41页 |
4.6 本质安全文化塑造 | 第41-42页 |
4.7 安全教育培训 | 第42-44页 |
第5章 A公司生产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实施成效及发展趋势 | 第44-48页 |
5.1 实施成效 | 第44-47页 |
5.1.1 构建了生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 | 第44-45页 |
5.1.2 开展了重点生产工作的风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工作 | 第45-46页 |
5.1.3 建立了重点生产工作的危险源信息库与操作规程信息库 | 第46页 |
5.1.4 建立了重点生产任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第46页 |
5.1.5 形成生产本质安全文化 | 第46-47页 |
5.2 发展趋势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