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高富硒酵母的筛选与富硒过程强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1 硒的概述第11-13页
        1.1.1 硒元素的发现第11页
        1.1.2 硒的分布及存在形式第11页
        1.1.3 硒的生化功能第11-12页
        1.1.4 人体及动物对硒的需求第12页
        1.1.5 生物体补硒的方式第12页
        1.1.6 开发有机硒食品的必要性第12-13页
    1.2 富硒酵母的研究进展第13-17页
        1.2.1 酵母对硒富集的主要途径第13-15页
        1.2.2 富硒酵母的生物活性功能第15页
        1.2.3 富硒酵母的种类及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4 粘红酵母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17-18页
        1.3.1 研究的意义第17页
        1.3.2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2章 高生物量与高富硒量酵母菌株的筛选第18-31页
    2.1 材料第18-20页
        2.1.1 药品及试剂第18-19页
        2.1.2 仪器第19-20页
        2.1.3 培养基第20页
    2.2 方法第20-27页
        2.2.1 样品的采集第20-21页
        2.2.2 富硒酵母的筛选第21页
        2.2.3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第21-22页
        2.2.4 酵母中硒含量的测定第22页
        2.2.5 硒标准曲线的配制第22页
        2.2.6 酵母中脂肪酸的测定第22-23页
        2.2.7 酵母菌株的鉴定第23-25页
        2.2.8 基因表达分析第25-27页
        2.2.9 引物信息表第27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2.3.1 富硒酵母的初筛第27页
        2.3.2 富硒酵母的复筛第27-28页
        2.3.3 酵母菌株的鉴定第28-29页
        2.3.4 粘红酵母高富硒原因的初步分析第29-30页
    2.4 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富硒酵母的发酵工艺研究第31-41页
    3.1 材料第31-32页
        3.1.1 菌种第31页
        3.1.2 药品及试剂第31页
        3.1.3 仪器第31页
        3.1.4 培养基第31-32页
    3.2 方法第32-33页
        3.2.1 种子液的制备第32页
        3.2.2 培养基的优化第32页
        3.2.3 发酵条件的优化第32页
        3.2.4 酵母中硒含量的测定第32页
        3.2.5 甘油含量的测定第32-33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3-40页
        3.3.1 发酵温度和pH值对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3.3.2 不同碳源对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第34页
        3.3.3 不同氮源对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第34-35页
        3.3.4 亚硒酸钠的不同添加时间对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第35-36页
        3.3.5 亚硒酸钠添加量对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第36页
        3.3.6 培养时间对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3.3.7 接种量对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3.3.8 溶氧量对菌体生物量和硒含量的影响第38-39页
        3.3.9 磷元素对菌体生长和硒富集的影响第39页
        3.3.10 甘油补料发酵第39-40页
    3.4 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基于硒转运或混合碳培养的酵母生长与富硒优化研究第41-55页
    4.1 材料第41-43页
        4.1.1 菌株第41页
        4.1.2 药品及试剂第41-42页
        4.1.3 仪器第42-43页
        4.1.4 培养基第43页
    4.2 方法第43-49页
        4.2.1 分子生物学操作方法第43-49页
        4.2.2 菌体生物量的测定第49页
        4.2.3 酵母中硒含量的测定第4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9-54页
        4.3.1 转运蛋白对酵母富硒能力的影响第49-54页
        4.3.2 混合碳源对酵母生长和富硒效果的影响第54页
    4.4 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6页
    5.1 结论第55页
    5.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简介第63-64页
附件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 Moretti)和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ex Widd)繁殖生态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酿酒酵母终止子的表征及在番茄红素合成途径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