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18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 研究现状第12-16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页
    (四)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第16-18页
        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2. 主要研究方法第17-18页
一.“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理论依据、特征及作用第18-23页
    (一)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内涵第18-19页
        1. “同课异构”的内涵第18页
        2.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内涵第18-19页
    (二)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理论依据第19-20页
        1. 建构主义理论第19页
        2. 同伴互助理论第19页
        3. 教育比较研究方法论第19-20页
    (三)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基本特征第20-21页
        1. 合作性第20页
        2. 对比性第20页
        3. 针对性第20页
        4. 开放性第20-21页
        5. 反思性第21页
    (四)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第21-23页
        1.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第21页
        2. 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化成长第21-22页
        3.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肴效性第22-23页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现状分析第23-36页
    (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效性调查第23-24页
        1. 问卷调查第23页
        2. 访谈第23-24页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成效分析第24-26页
        1. 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较高第24-25页
        2. 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作用认可度较高第25-26页
    (三) 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36页
        1. 教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32页
        2. 学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2-36页
三.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策略第36-42页
    (一) 教师层面上第36-39页
        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认识第36页
        2. 正确处理“同”与“异”的关系第36-37页
        3. 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第37-38页
        4. 教师之间加强合作第38页
        5. 做好“同课异构”评课第38页
        6. 做好“同课异构”反思第38-39页
    (二) 学校层面上第39-42页
        1. 转变观念,提高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重视第39页
        2. 激发教师参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热情第39-40页
        3. 加强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引导第40页
        4. 组织多种形式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第40-41页
        5. 加强校与校之间的合作第41-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附录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概念构图应用于高中一年级音乐欣赏之行动研究
下一篇:实习教师初中英语课堂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