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家畜病毒学论文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前言第14-20页
第一章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第20-36页
    1.1 材料第20-22页
        1.1.1 主要仪器第20页
        1.1.2 主要试剂第20-21页
        1.1.3 菌种、质粒及血清第21页
        1.1.4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21-22页
    1.2 方法第22-27页
        1.2.1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第22-24页
        1.2.2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鉴定第24-25页
        1.2.3 目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第25页
        1.2.4 目的蛋白表达形式的分析第25页
        1.2.5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25-26页
        1.2.6 VEE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6-27页
        1.2.7 VEE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性能评价第27页
        1.2.8 VEE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在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第27页
    1.3 结果第27-33页
        1.3.1 VEEV的tE2基因胞外区序列的扩增第27-28页
        1.3.2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第28页
        1.3.3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28-29页
        1.3.4 目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第29-30页
        1.3.5 目的蛋白表达形式的分析第30-31页
        1.3.6 目的蛋白的纯化第31-32页
        1.3.7 VEE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2页
        1.3.8 VEE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性能评价第32-33页
        1.3.9 VEEV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在疫苗免疫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第33页
    1.4 讨论第33-34页
    1.5 小结第34-36页
第二章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第36-48页
    2.1 材料第36-37页
        2.1.1 菌种、质粒与细胞第36页
        2.1.2 主要试剂第36-37页
        2.1.3 试验设备第37页
    2.2 方法第37-42页
        2.2.1 引物设计及合成第37-38页
        2.2.2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第38-39页
        2.2.3 骨架质粒与目的质粒的制备第39页
        2.2.4 假病毒pVEEV-E123的制备第39-40页
        2.2.5 假病毒的鉴定第40页
        2.2.6 假病毒易感细胞及感染力的测定第40-41页
        2.2.7 VEEV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1页
        2.2.8 VEEV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评估第41页
        2.2.9 疫苗免疫样品抗体效价的测定第41-42页
    2.3 结果第42-46页
        2.3.1 目的基因的扩增第42页
        2.3.2 重组质粒pCAGG-VEEV-E123的构建第42页
        2.3.3 假病毒的制备及鉴定第42-43页
        2.3.4 假病毒易感细胞及感染力的测定第43-44页
        2.3.5 VEEV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4-45页
        2.3.6 VEEV假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评估第45页
        2.3.7 疫苗免疫样品抗体效价的检测第45-46页
    2.4 讨论第46-47页
    2.5 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第48-59页
    3.1 材料第48-49页
        3.1.1 仪器与试剂第48-49页
        3.1.2 抗原与抗体第49页
        3.1.3 溶液配制第49页
    3.2 方法第49-52页
        3.2.1 重组杆状病毒rpFBD-2tE2的制备第49页
        3.2.2 兔源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49-50页
        3.2.3 VEEV双抗体夹心ELISA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第50-51页
        3.2.4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1页
        3.2.5 VEEV双抗体夹心ELISA抗原检测方法的评估第51页
        3.2.6 表达VEEV结构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中E2蛋白含量的检测第51-52页
    3.3 结果第52-57页
        3.3.1 重组杆状病毒rpFBD-2tE2中E2蛋白的表达第52-53页
        3.3.2 兔源多克隆抗体的鉴定第53-54页
        3.3.3 VEEV双抗体夹心ELISA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第54-56页
        3.3.4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56-57页
        3.3.5 表达VEEV结构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中E2蛋白含量的检测第57页
    3.4 讨论第57-58页
    3.5 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8页
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8-69页
简历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芘降解菌生长及降解数学模型的建立
下一篇:单宁酸对布氏田鼠味觉受体及食欲相关脑肠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