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3页 |
1.1 粗山羊草与小麦的进化关系 | 第12-13页 |
1.2 粗山羊草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及转录组学的研究与发展 | 第13-14页 |
1.3 粗山羊草抗病抗逆基因的鉴定与定位 | 第14-15页 |
1.4 植物体内茉莉酸的合成 | 第15-16页 |
1.5 茉莉酸信号路径 | 第16-18页 |
1.5.1 SCFCOI1复合物 | 第17-18页 |
1.5.2 JAZ抑制子蛋白家族 | 第18页 |
1.5.3 MYC2 | 第18页 |
1.6 茉莉酸信号路径与其它信号路径的交流 | 第18-19页 |
1.6.1 茉莉酸与脱落酸 | 第18-19页 |
1.6.2 茉莉酸与生长素 | 第19页 |
1.6.3 茉莉酸与水杨酸 | 第19页 |
1.6.4 茉莉酸与赤霉素 | 第19页 |
1.7 茉莉酸信号途径介导植物抗逆性 | 第19-20页 |
1.8 JA信号途径介导植物发育 | 第20-21页 |
1.8.1 JA信号途径调节生殖发育 | 第20页 |
1.8.2 JA调节生长发育 | 第20-21页 |
1.9 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10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粗山羊草茉莉酸处理及转录组分析 | 第23-35页 |
2.1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1.1 粗山羊草幼苗的培养处理以及实验用品的制备 | 第23页 |
2.1.2 RNA提取 | 第23-24页 |
2.1.3 RNA质量检测 | 第24页 |
2.1.4 转录组分析流程构建 | 第24-2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2.2.1 粗山羊草培养以及茉莉酸处理后形态学观察 | 第25-26页 |
2.2.2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 | 第26-27页 |
2.2.3 Mapping及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2.2.4 基因表达定量及链特异性统计 | 第28页 |
2.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第28-33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粗山羊草JAZ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 第35-4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3.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 第35页 |
3.1.2 粗山羊草基因组中JAZ基因家族的鉴定 | 第35页 |
3.1.3 系统发育树构建 | 第35页 |
3.1.4 基因表达模式预测分析 | 第35页 |
3.1.5 RNA提取 | 第35页 |
3.1.6 荧光实时定量PCR | 第35-37页 |
3.1.6.1 引物设计 | 第35-36页 |
3.1.6.2 DNaseI处理RNA样品 | 第36页 |
3.1.6.3 cDNA合成 | 第36-37页 |
3.1.6.4 半定量RT-PCR | 第3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2页 |
3.2.1 粗山羊草JAZ基因家族的鉴定 | 第37-39页 |
3.2.2 粗山羊草JAZ基因结构 | 第39页 |
3.2.3 粗山羊草JAZ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第39-41页 |
3.2.4 RT-PCR验证茉莉酸诱导的基因的表达模式 | 第41-42页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44-46页 |
4.1 粗山羊草转录组研究的特点 | 第44页 |
4.2 粗山羊草中茉莉酸诱导的基因表达谱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