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触发倍频光栅相移三维测量技术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1页 |
1.1 三维面型测量技术概述 | 第7-10页 |
1.1.1 莫尔轮廓术 | 第8-9页 |
1.1.2 激光三角法 | 第9页 |
1.1.3 调制度测量轮廓术 | 第9页 |
1.1.4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 第9页 |
1.1.5 位相测量轮廓术 | 第9-10页 |
1.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2.倍频光栅相移三维测量法理论基础 | 第11-17页 |
2.1 光栅相移位相测量法 | 第11-13页 |
2.2 位相展开原理 | 第13-14页 |
2.3 倍频光栅相移位相测量法 | 第14-17页 |
3.同步触发器 | 第17-25页 |
3.1 同步触发器的整体设计 | 第17页 |
3.2 同步触发器的硬件设计 | 第17-18页 |
3.2.1 芯片的选择 | 第17-18页 |
3.2.2 芯片的特点 | 第18页 |
3.2.3 芯片的物理连接 | 第18页 |
3.3 同步触发器的软件设计 | 第18-25页 |
3.3.1 芯片的上位机调用软件特点 | 第18-19页 |
3.3.2 同步触发器软件的编写 | 第19-23页 |
3.3.3 同步触发器软件的操作 | 第23-25页 |
4.同步触发倍频光栅相移三维测量实验 | 第25-28页 |
4.1 实验系统的建立 | 第25-27页 |
4.2 采集图像的处理 | 第27-28页 |
5.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 | 第28-50页 |
5.1 螺旋桨模型 | 第28-34页 |
5.1.1 实验结果 | 第29-31页 |
5.1.2 三维面型分析 | 第31-34页 |
5.2 水龙头模型 | 第34-38页 |
5.2.1 实验结果 | 第35-36页 |
5.2.2 三维面型分析 | 第36-38页 |
5.3 麒麟浮雕 | 第38-42页 |
5.3.1 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5.3.2 三维面型分析 | 第40-42页 |
5.4 人体手部 | 第42-49页 |
5.4.1 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5.4.2 三维面型分析 | 第44-49页 |
5.5 实验总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