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8-11页 |
| (一)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第9页 |
| (三)预期研究成果 | 第9-11页 |
| 一、当前我国对监察委员会权力监督的构造 | 第11-14页 |
| (一)内部监督 | 第11-12页 |
| (二)外部监督 | 第12-14页 |
| 二、检察监督应在监察体制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14-17页 |
| (一)员额制度下检察监督的制度优势 | 第14-15页 |
| 1.员额制与司法责任制 | 第14页 |
| 2.司法责任制与集体负责制 | 第14-15页 |
| (二)监察体制改革下检察监督与“审判中心主义”的关系 | 第15-17页 |
| 1.监察体制改革有利于检察机关的超然性 | 第15页 |
| 2.新时期的检察监督有利于法院的中立性 | 第15-17页 |
| 三、监察体制改革下检察监督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构想 | 第17-23页 |
| (一)监察体制改革下检察监督面临的问题 | 第17-18页 |
| 1.政治地位问题 | 第17-18页 |
| 2.法律地位问题 | 第18页 |
| (二)监察体制改革下保证检察监督独立运行的构想 | 第18-22页 |
| 1.适当调整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的政治地位 | 第18-19页 |
| 2.适当调整检察机关的案件受理关系 | 第19-20页 |
| 3.适当调整监察委对检察机关监督的关系 | 第20-22页 |
| (三)特殊类型的案件由跨区划检察机关管辖 | 第22-23页 |
| 四、监察体制改革下检察监督的运行方式 | 第23-27页 |
| (一)监察改革下检察监督在各个阶段的运行构想 | 第23-25页 |
| 1.立案阶段 | 第23-24页 |
| 2.留置阶段 | 第24页 |
| 3.起诉阶段 | 第24-25页 |
| (二)检察机关对监察人员职务犯罪的介入 | 第25-27页 |
| 结语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