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桦褐孔菌非核糖体肽聚酮基因簇的异源表达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2-26页
    1.1 真菌黑色素的研究第12-14页
        1.1.1 真菌黑色素简介第12页
        1.1.2 真菌黑色素的合成途径第12-13页
        1.1.3 真菌黑色素生物合成的生物学意义第13-14页
    1.2 桦褐孔菌黑色素的研究第14-17页
        1.2.1 桦褐孔菌概述第14-15页
        1.2.2 桦褐孔菌可能存在一个新的黑色素合成途径第15-16页
        1.2.3 桦褐孔菌可能经过非核糖体肽-聚酮途径合成水溶性黑色素第16页
        1.2.4 桦褐孔菌水溶性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研究推测第16-17页
        1.2.5 桦褐孔菌NPM基因簇的概述第17页
    1.3 以构巢曲霉遗传操作体系研究桦褐孔菌NPM基因簇第17-20页
        1.3.1 构巢曲霉概述第17页
        1.3.2 研究策略第17-20页
        1.3.3 构巢曲霉遗传操作体系优势第20页
    1.4 以酿酒酵母遗传操作体系研究桦褐孔菌nrps-pks基因第20-21页
        1.4.1 酿酒酵母遗传操作体系概述第20页
        1.4.2 桦褐孔菌nrps-pks表达策略第20-21页
        1.4.3 优势及意义第21页
    1.5 利用乳酸乳球菌表达桦褐孔菌NPM基因簇中的HCP基因第21-23页
        1.5.1 乳酸乳球菌概述第21页
        1.5.2 HCP基因简介第21-22页
        1.5.3 研究策略及意义第22-23页
    1.6 NPM基因簇异源表达第23-24页
        1.6.1 菌株简介第23页
        1.6.2 表达策略第23-24页
        1.6.3 研究意义第24页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1.8 技术路线第25-26页
2 构巢曲霉NPM基因簇异源表达菌株的构建第26-56页
    2.1 材料第26-32页
        2.1.1 菌株第26-27页
        2.1.2 主要试剂第27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7-29页
        2.1.4 溶液及培养基配方第29-32页
    2.2 实验方法第32-45页
        2.2.1 桦褐孔菌液体培养及基因组DNA提取第32-33页
        2.2.2 烟曲霉液体培养及基因组DNA提取第33页
        2.2.3 构巢曲霉液体培养及基因组DNA提取第33-34页
        2.2.4 引物设计第34-38页
        2.2.5 NPM基因簇分段扩增第38-39页
        2.2.6 pyrG、pyroA、Riboflavin基因片段扩增第39页
        2.2.7 构巢曲霉wA侧翼片段扩增第39-40页
        2.2.8 融合PCRDoublejointSecondRound反应体系第40-41页
        2.2.9 转化片段获取第41-43页
        2.2.10 转化并验证第43-4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45-54页
        2.3.1 桦褐孔菌、烟曲霉及构巢曲霉基因组DNA第45-46页
        2.3.2 NPM基因簇转化相关片段扩增及转化子PCR检测第46-54页
    2.4 讨论与分析第54-55页
    2.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3 nrps-pks基因在酿酒酵母中分段表达载体及菌株的构建第56-82页
    3.1 材料第56-60页
        3.1.1 菌株第56-57页
        3.1.2 主要试剂第57页
        3.1.3 主要仪器设备第57-58页
        3.1.4 溶液及培养基配方第58-60页
    3.2 实验方法第60-75页
        3.2.1 桦褐孔菌cDNA制备第60-62页
        3.2.2 目的基因克隆第62-67页
        3.2.3 转化及鉴定第67-7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75-80页
        3.3.1 nrps及nrps-pks扩增结果第75页
        3.3.2 pGEX-4T-1XmaI和NotI酶切结果第75-76页
        3.3.3 nrps及nrps-pks与pGEX-4T-1重组质粒检测第76-77页
        3.3.4 pXW55-ACPC载体NheI及PmlI单酶切结果第77-78页
        3.3.5 XW55-GST-nrps及XW55-GST-nrps-pks片段PCR扩增结果第78页
        3.3.6 pXW55-NheI-PmlI载体与GST-nrps及GST-nrps-pks片段重组质粒检测..第78-79页
        3.3.7 nrps-pks分段表达蛋白WesternBlot检测结果第79-80页
    3.4 讨论与分析第80页
    3.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4 参与NPM基因簇表达产物跨膜转运的HCP基因表达载体及菌株的构建第82-96页
    4.1 材料第82-84页
        4.1.1 菌株第82-83页
        4.1.2 主要试剂第83页
        4.1.3 主要仪器设备第83页
        4.1.4 溶液及培养基配方第83-84页
    4.2 实验方法第84-89页
        4.2.1 HCP基因获取第84-86页
        4.2.2 HCP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第86-87页
        4.2.3 乳酸乳球菌转化及鉴定第87-88页
        4.2.4 乳酸链球菌素诱导下的HCP基因表达第88-89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89-93页
        4.3.1 pUC57-HCP基因双酶切第89-90页
        4.3.2 pNZ8148双酶切检测第90页
        4.3.3 重组载体检测第90-91页
        4.3.4 重组菌株筛选第91-92页
        4.3.5 HCP基因的蛋白表达第92-93页
    4.4 讨论与分析第93页
    4.5 本章小结第93-96页
5 构巢曲霉wA位点转入NPM基因簇菌株的诱导表达第96-106页
    5.1 材料第96-98页
        5.1.1 菌株第96-97页
        5.1.2 主要试剂第97页
        5.1.3 主要仪器设备第97页
        5.1.4 溶液及培养基配方第97-98页
    5.2 实验方法第98-100页
        5.2.1 NPM基因簇整合到构巢曲霉wA位点的菌株活化第98-99页
        5.2.2 菌株诱导表达第99-100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100-104页
        5.3.1 NPM基因簇整合到构巢曲霉wA位点的菌株诱导结果第100-101页
        5.3.2 NPM基因簇构巢曲霉氨基酸诱导表达菌株半定量PCR结果第101-102页
        5.3.3 构巢曲霉wA位点转入pyrG的菌株诱导结果第102-103页
        5.3.4 桦褐孔菌在含有不同种类及浓度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第103-104页
    5.4 讨论与分析第104-105页
    5.5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6 结论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作者简历第116-11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同化的冬小麦估产研究
下一篇:限量供水灌溉预报增产效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