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1.1 五大连池火山堰塞湖简介 | 第15-16页 |
1.1.1 五大连池地质概况 | 第15页 |
1.1.2 五大连池水文概况 | 第15-16页 |
1.1.3 五大连池气候概况 | 第16页 |
1.2 湖泊沉积物中MTB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2.1 MTB的概述 | 第16-17页 |
1.2.2 MTB的形态多样性 | 第17-18页 |
1.2.3 MTB的系统发育多样性 | 第18-19页 |
1.2.4 MTB的分布 | 第19-20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2.1 材料 | 第21-23页 |
2.1.1 采样区概况和样品采集 | 第21-22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2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2.2.1 样品的磁富集与磁收集 | 第23页 |
2.2.2 火山堰塞湖沉积物的理化参数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2.2.3 PCR扩增 | 第24-25页 |
2.2.4 火山堰塞湖沉积物中MTB多样性分析 | 第25-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125页 |
3.1 五大连池火山堰塞湖沉积物中MTB的形态多样性 | 第27-28页 |
3.2 不同水体类型湖泊中MTB的水平和垂直分布 | 第28-46页 |
3.2.1 不同水体类型湖泊在水平尺度上的理化特征 | 第28-30页 |
3.2.2 不同水体类型湖泊在垂直尺度上的理化特征 | 第30-32页 |
3.2.3 MTB在不同水体类型湖泊中的水平分布 | 第32-36页 |
3.2.4 MTB在不同水体类型湖泊中的垂直分布 | 第36-46页 |
3.3 同一水体类型不同湖泊中MTB的水平和垂直分布 | 第46-77页 |
3.3.1 开放型水体在水平尺度上的理化特征 | 第46-48页 |
3.3.2 开放型水体在垂直尺度上的理化特征 | 第48-51页 |
3.3.3 半封闭型水体在水平尺度上的理化特征 | 第51-53页 |
3.3.4 半封闭型水体在垂直尺度上的理化特征 | 第53-55页 |
3.3.5 同一水体类型不同湖泊中MTB的水平分布 | 第55-61页 |
3.3.6 同一水体类型不同湖泊中MTB的垂直分布 | 第61-77页 |
3.4 同一湖泊不同位点中MTB的水平和垂直分布 | 第77-125页 |
3.4.1 三池在水平尺度上的理化特征 | 第77-79页 |
3.4.2 三池在垂直尺度上的理化特征 | 第79-82页 |
3.4.3 药泉湖在水平尺度上的理化特征 | 第82-84页 |
3.4.4 药泉湖在垂直尺度上的理化特征 | 第84-87页 |
3.4.5 月牙泡的水平尺度上的理化特征 | 第87-89页 |
3.4.6 月牙泡在垂直尺度上的埋化特征 | 第89-91页 |
3.4.7 MTB在同一湖泊不同位点中的水平分布 | 第91-100页 |
3.4.8 MTB在同一湖泊不同位点中的垂直分布 | 第100-125页 |
4 讨论 | 第125-131页 |
4.1 五大连池火山堰塞湖沉积物中MTB的形态多样性 | 第125-126页 |
4.2 不同水体类型湖泊中MTB的水平和垂直分布 | 第126-127页 |
4.3 同一水体类型不同湖泊中MTB的水平和垂直分布 | 第127-129页 |
4.4 同一湖泊不同位点中MTB的水平和垂直分布 | 第129-131页 |
5 结论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3页 |
致谢 | 第143-145页 |
个人简历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