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言 | 第8-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8页 |
二、基本史料 | 第8-10页 |
三、相关研究 | 第10-14页 |
四、文章结构 | 第14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合赞汗改信伊斯兰教的相关问题分析 | 第16-34页 |
第一节 合赞汗改信伊斯兰教 | 第16-23页 |
一、合赞汗与异密之间订立的条约 | 第16-18页 |
二、异密捏兀鲁思的作用 | 第18-21页 |
三、拉施特诠释合赞汗改信伊斯兰教的原因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合赞汗即位之初的宗教政策与宗王叛乱 | 第23-27页 |
一、合赞汗即位之初的宗教政策 | 第23-24页 |
二、宗王叛乱 | 第24-26页 |
三、合赞汗加强汗权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合赞汗坚持伊斯兰教的原因与伊利汗国国家体制中的二元因素 | 第27-34页 |
一、巴吉·兀章举行的忽里勒台 | 第27-29页 |
二、伊利汗国的二元性与蒙古伊斯兰化问题 | 第29-34页 |
第二章 合赞汗的法律改革探析 | 第34-43页 |
第一节 大蒙古国时期蒙古法与札撒 | 第34-38页 |
一、成吉斯汗的一条诏令在元朝与伊利国的继承与演变 | 第34-37页 |
二、《世界征服者史》中记载有关札撒的内容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蒙古帝国早期的?arγu审判制度与伊利汗国的诉讼法 | 第38-40页 |
一、?arγu审判原则与性质 | 第38-40页 |
二、伊利汗国的?arγu审判工作简述 | 第40页 |
第三节 合赞汗的法律改革 | 第40-43页 |
一、制定新的法律法规 | 第40-41页 |
二、建立伊斯兰法官任命机制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合赞汗的社会经济改革浅析 | 第43-53页 |
第一节 合赞汗改革的社会背景 | 第43-45页 |
一、蒙古西征对波斯地区造成严重的破坏 | 第43-44页 |
二、伊利汗国与周边国家的战争和汗位争夺战 | 第44-45页 |
三、统治者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 第45页 |
第二节 合赞汗改革的内容 | 第45-51页 |
一、发展农业 | 第45-46页 |
二、整顿税收体制 | 第46-47页 |
三、整顿驿站 | 第47-48页 |
四、整顿金融财政制度 | 第48-50页 |
五、统一度量衡 | 第50-51页 |
六、实行军事采邑制 | 第51页 |
第三节 合赞汗改革的社会影响 | 第51-53页 |
一、合赞汗改革对农业的影响 | 第52页 |
二、合赞汗改革对工商业的影响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