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4页 |
第1章 综述 富氢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14-29页 |
1.1 概述 | 第14-15页 |
1.1.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第14页 |
1.1.2 富氢水 | 第14-15页 |
1.2 IRI发生机制 | 第15-18页 |
1.2.1 自由基的作用 | 第15-16页 |
1.2.2 钙超载的作用 | 第16页 |
1.2.3 白细胞(leukocyte,whitebloodcell,WBC)的作用 | 第16-17页 |
1.2.4 缺乏高能磷酸盐化合物 | 第17页 |
1.2.5 补体级联的作用 | 第17页 |
1.2.6 内皮素的作用 | 第17页 |
1.2.7 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 第17-18页 |
1.3 MIRI发生时再灌注对心肌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1 对心功能的影响 | 第18页 |
1.3.2 对心肌代谢的影响 | 第18页 |
1.3.3 对心肌电活动的影响 | 第18页 |
1.3.4 对心肌超微构造的影响 | 第18页 |
1.3.5 其他 | 第18-19页 |
1.4 富氢水对MIRI的保护作用 | 第19-24页 |
1.4.1 抗氧化应激反应 | 第19-20页 |
1.4.2 抗炎性反应 | 第20-22页 |
1.4.3 抗心肌细胞凋亡 | 第22-23页 |
1.4.4 信号通路调节作用 | 第23-24页 |
1.5 小结 | 第24-25页 |
1.6 展望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第2章 富氢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的影响 | 第29-5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9-31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9-31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31页 |
2.2 实验分组及模型制备 | 第31-32页 |
2.2.1 实验分组 | 第31-32页 |
2.2.2 Langendorff模型制备 | 第32页 |
2.3 检测指标及实验方法 | 第32-38页 |
2.3.1 心肌酶LDH、CK活性的检测 | 第32-33页 |
2.3.2 ELISA法检测TNF-α、IL-1β水平 | 第33-34页 |
2.3.3 WesternBlot测定HMGB1、NF-κB蛋白表达 | 第34-37页 |
2.3.4 HE染色 | 第37-38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38页 |
2.5 实验结果 | 第38-45页 |
2.5.1 富氢水对MIRI心肌酶LDH、CK活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2.5.2 富氢水对MIRI心肌组织中TNF-α、IL-1β的影响 | 第40-42页 |
2.5.3 富氢水对MIRI心肌组织中HMGB1、NF-κB蛋白的影响 | 第42-44页 |
2.5.4 富氢水对MIRI心肌组织学影响 | 第44-45页 |
2.6 讨论 | 第45-47页 |
2.7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第3章 富氢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50-62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3.1.1 实验动物 | 第50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50-51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51页 |
3.2 实验分组及模型制备 | 第51页 |
3.3 检测指标及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3.3.1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 | 第51-52页 |
3.4 统计分析 | 第52-53页 |
3.5 实验结果 | 第53-58页 |
3.5.1 富氢水对MIRI心肌组织Bcl-2、Bax、Caspase3蛋白的影响 | 第53-58页 |
3.6 讨论 | 第58-59页 |
3.7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