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机和互联网的社区干预对婴儿期母乳喂养的效果评价
| 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3-14页 |
| 1 引言 | 第14-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 1.2 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 2.1 研究类型 | 第19页 |
| 2.2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 2.3 样本量 | 第19-20页 |
| 2.4 干预方法 | 第20-22页 |
| 2.5 研究工具 | 第22-23页 |
| 2.6 衡量指标 | 第23-24页 |
| 2.7 技术路线图 | 第24-25页 |
| 2.8 操作性定义 | 第25页 |
| 2.9 统计学方法 | 第25页 |
| 2.10 质量控制 | 第25-26页 |
| 2.11 伦理原则 | 第26-27页 |
| 3 结果 | 第27-39页 |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7-30页 |
| 3.2 两组干预前母乳喂养知识和态度比较 | 第30-31页 |
| 3.3 干预实施情况 | 第31-32页 |
| 3.4 两组实验对象干预效果比较 | 第32-39页 |
| 4 讨论 | 第39-44页 |
| 4.1 实施母乳喂养干预的意义和优点 | 第39页 |
| 4.2 干预对母乳喂养知识和态度的影晌 | 第39-41页 |
| 4.3 干预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 | 第41-42页 |
| 4.4 干预能提高母乳喂养母婴满意度 | 第42页 |
| 4.5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第42-43页 |
| 4.6 对于开展母乳喂养干预的建议 | 第43-44页 |
| 5 结论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附录 | 第49-56页 |
| 附件 1 | 第49-52页 |
| 知情同意书 | 第49-50页 |
| A孕妇一般情况调查表 | 第50-51页 |
| B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 | 第51页 |
| C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 第51-52页 |
| 母乳喂养知识问卷 | 第52-53页 |
| 母乳喂养态度问卷 | 第53-54页 |
| 母乳喂养评估量表(产后 42 天) | 第54-56页 |
| 我国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第56-64页 |
| 1 前言 | 第56页 |
| 2 母乳喂养的优势及开展母乳喂养教育的重要性 | 第56-59页 |
| 3 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形式及内容及效果 | 第59-61页 |
| 4 小结与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6页 |
| 个人基本资料 | 第64页 |
| 教育经历 | 第64页 |
|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第64-65页 |
| 发表论文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