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细小种子类中药材的DNA条形码研究 | 第12-4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30页 |
| 1.1 材料 | 第12-24页 |
| 1.2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 2 结果 | 第30-41页 |
| 2.1 ITS2序列PCR扩增及测序效率 | 第30-31页 |
| 2.2 细小种子类中药材的ITS2序列特征 | 第31-36页 |
| 2.3 相似性搜索法鉴定结果 | 第36-39页 |
| 2.4 遗传距离分析 | 第39页 |
| 2.5 细小种子类中药材及其混伪品的NJ树鉴别 | 第39-41页 |
| 3 讨论 | 第41-45页 |
| 3.1 细小种子类中药材提取方法的探讨 | 第41-42页 |
| 3.2 应用ITS2序列鉴定细小种子类中药材的稳定性 | 第42页 |
| 3.3 细小种子类中药材的ITS2序列保守 | 第42-43页 |
| 3.4 ITS2序列在细小种子类中药材中的鉴定效率 | 第43页 |
| 3.5 DNA条形码在鉴定细小种子类中药材工作中的意义 | 第43-45页 |
| 第二章 含靛玉红类中药材的快速鉴定与成分验证 | 第45-73页 |
| 第一节 含靛玉红类中药材的DNA条形码鉴别研究 | 第45-6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55页 |
| 1.1 材料 | 第45-52页 |
| 1.2 实验方法 | 第52-55页 |
| 2 结果 | 第55-64页 |
| 2.1 理想DNA条形码的筛选 | 第55-59页 |
| 2.2 ITS2序列特征分析 | 第59-61页 |
| 2.3 相似性搜索法鉴定结果 | 第61-62页 |
| 2.4 遗传距离分析 | 第62-63页 |
| 2.5 NJ系统聚类树鉴别 | 第63-64页 |
| 3 讨论 | 第64-66页 |
| 3.1 根及根茎类药材DNA提取方法的探讨 | 第64-65页 |
| 3.2 ITS2为理想的DNA条形码 | 第65页 |
| 3.3 ITS2序列能够鉴定含靛玉红类中药材及其混伪品 | 第65-66页 |
| 第二节 菘蓝、蓼蓝、马蓝及其伪品的靛玉红成分分析 | 第66-73页 |
| 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66-68页 |
| 1.1 实验材料 | 第66-68页 |
| 1.2 实验仪器 | 第68页 |
| 1.3 实验试剂 | 第68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8-72页 |
| 2.1 方法 | 第68-69页 |
| 2.2 结果 | 第69-72页 |
| 3 讨论 | 第72-73页 |
| 结语与创新 | 第73-74页 |
| 附录 | 第74-98页 |
| 一、附图 | 第74-90页 |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90-91页 |
| 三、文献综述 | 第91-98页 |
| 1.中药传统鉴定方法 | 第91-93页 |
| 2. DNA条形码技术 | 第93-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5页 |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