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项目质量管理基本理论综述 | 第16-21页 |
2.1 项目质量管理的定义 | 第16页 |
2.2 项目质量管理的内容 | 第16-17页 |
2.3 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 | 第17-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营配贯通项目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21-26页 |
3.1 营配贯通项目的特征 | 第21-22页 |
3.2 对营配贯通项目进行特性管理的必要性 | 第22页 |
3.3 营配贯通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3.3.1 部分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 第22-23页 |
3.3.2 对质量管理的观念上存在差异 | 第23页 |
3.3.3 对事前和事中控制不够重视 | 第23页 |
3.3.4 质量管理方法不够完善 | 第23-24页 |
3.4 营配贯通项目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3.4.1 缺乏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 第24页 |
3.4.2 缺乏完善的项目责权利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 | 第24-25页 |
3.4.3 质量管理手段欠缺 | 第25页 |
3.4.4 缺乏信息化自动化技术支持手段 | 第2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营配贯通项目质量管理对策分析及体系建设 | 第26-41页 |
4.1 营配贯通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分析 | 第26-27页 |
4.1.1 建立健全各种质量管理制度 | 第26页 |
4.1.2 加强质量的过程控制 | 第26页 |
4.1.3 完备质量检查监督工作 | 第26-27页 |
4.1.4 强化工程异动的质量管理 | 第27页 |
4.2 营配贯通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特征 | 第27-28页 |
4.2.1 完整的组织结构 | 第27页 |
4.2.2 明晰的运转流程 | 第27页 |
4.2.3 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岗位职责 | 第27-28页 |
4.2.4 规范的项目质量核查 | 第28页 |
4.2.5 合理严格的考核 | 第28页 |
4.3 营配贯通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 | 第28-40页 |
4.3.1 组织机构与职责 | 第28-32页 |
4.3.2 加强过程管控细化质量管理步骤 | 第32-33页 |
4.3.3 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细化标准 | 第33-35页 |
4.3.4 完善营配贯通异动管理 | 第35页 |
4.3.5 建立完备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 第35-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营配贯通项目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 第41-61页 |
5.1 FT供电公司营配贯通项目概况 | 第41页 |
5.2 跨专业构建项目组明确职责 | 第41-42页 |
5.3 质量管理重点的选定 | 第42-52页 |
5.4 质量管理方法优化 | 第52-57页 |
5.4.1 数据质量提升手段 | 第52-56页 |
5.4.2 数据质量提升流程优化 | 第56-57页 |
5.5 项目质量管控的成效 | 第5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7-6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1-6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6.2 现阶段研究的不足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