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基于COI和微卫星的中国沼泽山雀种群分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前言第8-18页
    1.1 沼泽山雀研究进展第8-9页
        1.1.1 沼泽山雀概述第8页
        1.1.2 地理分布及亚种分化第8-9页
        1.1.3 生态习性第9页
        1.1.4 沼泽山雀研究现状第9页
    1.2 遗传多样性研究第9-13页
        1.2.1 群体遗传学和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意义第9-10页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应用第10-13页
    1.3 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第13-15页
        1.3.1 微卫星标记第13-14页
        1.3.2 微卫星标记的优点及不足第14-15页
    1.4 COI基因第15-17页
        1.4.1 COI基因的应用第16页
        1.4.2 DNA条形码第16-17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8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8页
    2.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第18-22页
        2.1.1 实验标本的采集、保存与鉴定第18-20页
        2.1.2 实验仪器第20-21页
        2.1.3 实验试剂第21-22页
    2.2 实验方法第22-25页
        2.2.1 总DNA提取第22-23页
        2.2.2 PCR扩增、测序及序列拼接第23页
        2.2.3 沼泽山雀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和制备第23-24页
        2.2.4 微卫星PCR反应程序第24-25页
        2.2.5 基因分型第25页
    2.3 数据分析第25-28页
        2.3.1 COI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5页
        2.3.2 系统发育树分析第25-26页
        2.3.3 微卫星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6-28页
第3章 实验结果第28-38页
    3.1 沼泽山雀COI提取结果第28页
    3.2 线粒体COI基因结果第28-35页
        3.2.1 线粒体COI基因扩增结果第28页
        3.2.2 测序结果第28-29页
        3.2.3 COI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第29-35页
    3.3 微卫星分析第35-38页
        3.3.1 基因分型结果第35-36页
        3.3.2 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结果第36页
        3.3.3 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第36-38页
第4章 讨论第38-44页
    4.1 COI基因碱基组成第38页
    4.2 COI基因的多样性分析第38-39页
    4.3 系统发生树第39-40页
    4.4 中性检验第40页
    4.5 微卫星分析第40-42页
    4.6 Hardy-Weinberg第42-44页
总结第44-46页
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8页
致谢第58-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终止子元件在链霉菌中的定量表征
下一篇:基于现实生态位的长沙市滨水植物群落分析--以长沙市烈士公园和洋湖湿地公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