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3页 |
1.1.1 相关概念 | 第9页 |
1.1.2 背景 | 第9-12页 |
1.1.3 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发展动态 | 第13-18页 |
1.2.1 国外安全评价发展历史 | 第13-15页 |
1.2.2 国内安全评价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2.3 安全评价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及发展 | 第17-18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和实施外施企业安全管理评价的目标 | 第18页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8-20页 |
第2章 安全管理评价的方法和原理 | 第20-28页 |
2.1 安全分析技术的方法原理 | 第20-21页 |
2.2 安全性评价的常用方法 | 第21-24页 |
2.2.1 定性安全性评价 | 第21-22页 |
2.2.2 定量安全性评价 | 第22页 |
2.2.3 安全性评价的基本程序 | 第22-24页 |
2.3 动态安全风险评价原理 | 第24-25页 |
2.4 静态安全风险评价原理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外施企业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研究 | 第28-41页 |
3.1 外施企业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 | 第28-29页 |
3.2 指标因素的选择原则 | 第29-31页 |
3.3 动态评价响应机制的设计 | 第31-36页 |
3.3.1 动态评价指标因素选择 | 第31-33页 |
3.3.2 动态指标因素风险量化 | 第33-36页 |
3.4 静态评价响应机制的设计 | 第36-40页 |
3.4.1 静态评价指标因素选择 | 第36-38页 |
3.4.2 静态指标因素风险量化 | 第38-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外施企业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在宁波供电公司的应用 | 第41-52页 |
4.1 应用对象的选择 | 第41-42页 |
4.2 动态评价响应机制的应用 | 第42-49页 |
4.2.1 试点应用情况 | 第42-46页 |
4.2.2 机制分析 | 第46-49页 |
4.3 静态评价响应机制的应用 | 第49-51页 |
4.3.1 试点应用情况 | 第49-50页 |
4.3.2 机制分析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5.1 结论 | 第52页 |
5.2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