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涉外非政府组织的政府监管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简评第10-16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研究评述第15-16页
    第三节 核心概念第16-17页
    第四节 理论基础第17-20页
        一、国家治理理论第18-19页
        二、政府监管理论第19-20页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第20-22页
第二章 涉外NGO在我国的发展与演进第22-30页
    第一节 萌发阶段(1949年以前)第22页
    第二节 停滞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第22-23页
    第三节 恢复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第23-25页
    第四节 壮大阶段(1992年至今)第25-28页
    第五节 小结:政府监管缺失下的涉外NGO发展历程第28-30页
第三章 涉外NGO监管面临的困难与风险第30-44页
    第一节 现实困境第30-33页
        一、监管抑或放任?第30-31页
        二、监管的“边界”问题第31-32页
        三、横向监管的“碎片化”第32-33页
        四、纵向监管的“弱效性”第33页
    第二节 政府监管的法治化困境第33-37页
        一、涉外NGO的立法困境第33-35页
        二、法律适用困境第35-37页
    第三节 涉外NGO的财务监管困境第37-38页
        一、相关财税规定笼统、零碎第37-38页
        二、监管主体之间缺乏联动,职责不明第38页
    第四节 政府监管缺失的风险分析第38-44页
        一、涉外NGO非正式运作的风险第38-40页
        二、本土NGO自主性受到抑制的风险第40-42页
        三、政府监管行政成本持续增加的风险第42-44页
第四章 国外经验的启示与借鉴第44-53页
    第一节 俄罗斯第44-46页
        一、相关法律的补充完善第44-45页
        二、行政手段的适时运用第45-46页
    第二节 印度第46-48页
        一、登记制度的规范化第47页
        二、资金控制的严格化第47-48页
        三、问责机制的强化第48页
        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亲密化”第48页
    第三节 越南第48-50页
        一、友好型法律环境的创建第49页
        二、监管模式的统一第49-50页
    第四节 国外政府对涉外非政府组织监管的经验启示第50-53页
        一、现有法律的补充与完善第50页
        二、公民意识和社会舆论的引导第50-51页
        三、资金入口与流向的把握第51页
        四、多元手段的运用第51页
        五、专业管理机构的设立第51-53页
第五章 加强涉外NGO监管的政策建议第53-63页
    第一节 健全涉外NGO监管导向机制第53-54页
        一、确立监管自信第53页
        二、强化监管导向第53-54页
    第二节 健全涉外NGO监管运行机制第54-58页
        一、成立专门监管机构第54-55页
        二、探索备案制度第55-56页
        三、改革登记制度第56-57页
        四、加强过程监管第57页
        五、建立涉外NGO信息库第57-58页
    第三节 健全涉外NGO监管动力机制第58-60页
        一、完善群众参与机制第58-59页
        二、增强涉外NGO的扶持力度第59-60页
    第四节 健全涉外NGO监管保障机制第60-63页
        一、修订完善相关法律第60-61页
        二、强化责任追究机制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7-68页
后记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惠东县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研究
下一篇: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上海自由贸易区--一种政治经济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