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两株湿地来源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缩略词表第6-9页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前言第19-26页
    1. 湿地来源真菌研究概述第20页
    2. 湿地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第20-24页
        2.1 生物碱类第20-21页
        2.2 聚酮类第21-24页
        2.3 聚酯类第24页
        2.4 环肽类第24页
        2.5 萜类第24页
    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第24-26页
        3.1 研究内容第24-25页
            3.1.1 化合物的分离第24页
            3.1.2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及活性评价第24-25页
        3.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5-26页
第一章 湿地来源真菌Paraconiothyrium sporulosum的化学研究第26-46页
    1.1 引言第26页
    1.2 结构解析第26-43页
        1.2.1 新结构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26-39页
        1.2.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39-43页
    1.3 结果和讨论第43-46页
第二章 湿地来源真菌Pycnidiophora dispersa的化学研究第46-66页
    2.1 引言第46页
    2.2 结构解析第46-64页
        2.2.1 新结构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46-59页
        2.2.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第59-64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64-66页
第三章 结论第66-67页
实验部分第67-81页
    1.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67-69页
        1.1 常用实验仪器第67-68页
        1.2 常用实验试剂第68-69页
    2. 波谱数据测定方法第69-71页
        2.1 核磁共振第69页
        2.2 质谱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第69-70页
        2.3 X-ray第70页
        2.4 CD和旋光第70-71页
        2.5 红外和紫外第71页
    3. 菌株的分离、鉴定与发酵第71-72页
        3.1 菌株的分离与鉴定第71页
        3.2 菌株的发酵第71-72页
    4. 抗菌活性测试第72页
        4.1 菌悬液配制第72页
        4.2 样品配制第72页
        4.3 活性测试第72页
    5. 肿瘤细胞毒活性测试第72-73页
    6. Paraconiothyrium sporulosum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及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第73-76页
        6.1 化合物的分离第73-74页
        6.2 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第74-76页
    7. Pycnidiophora dispersa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及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第76-81页
        7.1 化合物的分离第76-78页
        7.2 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第78-81页
参考文献第81-91页
附录: 新结构次级代谢产物波谱图第91-110页
主要简历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抑郁新药盐酸羟哌吡酮(YL-0919)促认知的5-HT6受体机制研究
下一篇:芳基苄基(亚)砜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抗肿瘤与抗辐射活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