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东北地区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和组成空间差异及其维持土壤功能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2页
    1.1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发现第9页
    1.2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的分布和含量变化第9页
    1.3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组成成分研究方法的前沿性第9-10页
    1.4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2 松嫩平原杨树防护林土壤GRSP含量和组成的空间差异及其与土壤相关指标的关系第12-24页
    2.1 研究样地概况和土壤样品的采集第12页
    2.2 研究方法第12-16页
        2.2.1 土壤相关理化指标的测定第12-13页
        2.2.2 GRSP的提取与测定第13页
        2.2.3 GRSP组成成分的测定第13-16页
        2.2.4 数据处理第16页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6-21页
        2.3.1 不同土层、地点土壤理化性质指标的差异第16-17页
        2.3.2 不同土层、地点的GRSP含量的差异第17-18页
        2.3.3 不同地点TG组成成分上的差异第18-19页
        2.3.4 GRSP含量和组成成分与土壤相关指标的关系第19-21页
    2.4 讨论第21-23页
        2.4.1 杨树防护林GRSP含量空间分布的差异第21-22页
        2.4.2 纯化GRSP组成成分的鉴定及空间差异第22页
        2.4.3 GRSP含量和组成成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第22-23页
    2.5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原始自然森林、农田与人工林土壤GRSP及土壤质量相关指标的差异第24-40页
    3.1 研究样地概况第24页
    3.2 研究方法第24-28页
        3.2.1 野外采集样品和室内试验前预处理第24页
        3.2.2 土壤质量相关指标的测定第24-25页
        3.2.3 GRSP含量的测定第25-26页
        3.2.4 GRSP组成成分的测定第26-27页
        3.2.5 数据分析第27-28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8-36页
        3.3.1 GRSP含量和组成成分对土壤质量相关指标的影响第28-32页
        3.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肥力性质的差异第32-33页
        3.3.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第33页
        3.3.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GRSP含量的差异第33页
        3.3.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GRSP组成成分的差异第33-36页
    3.4 讨论第36-39页
        3.4.1 GRSP组成成分的复杂性第36-37页
        3.4.2 GRSP在改善土壤质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第37页
        3.4.3 造林对土壤质量、GRSP含量和组成成分的影响第37-38页
        3.4.4 退化土壤的可能复原措施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土地利用对GRSP的影响及其与土壤相关指标的关系:综述分析第40-48页
    4.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GRSP含量的差异分析第40-42页
    4.2 GRSP的组成成分分析第42-43页
    4.3 GRSP(含量、组成成分)和土壤相关指标的关系分析第43-46页
    4.4 GRSP未来的研究方向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8页
附录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载LiDAR多参数系统误差检校方法研究
下一篇: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在卫片执法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