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2页 |
1.1 我国小麦育种现状 | 第13页 |
1.1.1 我国小麦育种历史回顾 | 第13页 |
1.1.2 我国小麦育种面临的问题 | 第13页 |
1.2 小麦远缘杂交 | 第13-29页 |
1.2.1 小麦基因源 | 第13-14页 |
1.2.2 小麦远缘杂交概况 | 第14页 |
1.2.3 小麦远缘杂交中间材料的创制及应用 | 第14-17页 |
1.2.4 小麦远缘杂交后代材料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 | 第17-25页 |
1.2.5 小麦近缘物种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 第25-29页 |
1.3 滨麦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1.3.1 滨麦基因组研究进展 | 第29页 |
1.3.2 滨麦与小麦杂交研究进展 | 第29-31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案 | 第31-32页 |
1.4.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1页 |
1.4.2 本研究方案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八倍体小滨麦 M842-16×硬粒小麦 D4286杂交后代材料的 GISH鉴定 | 第32-4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2.2.1 09JX24 株系的细胞学和 GISH 分析 | 第35-36页 |
2.2.2 09JX25 株系的细胞学和 GISH 分析 | 第36-37页 |
2.2.3 09JX26 株系的细胞学和 GISH 分析 | 第37-38页 |
2.2.4 09JX27 株系的细胞学和 GISH 分析 | 第38-39页 |
2.2.5 09JX28 株系的细胞学和 GISH 分析 | 第39-41页 |
2.3 讨论 | 第41-43页 |
2.3.1 GISH 鉴定滨麦染色体探针的选择 | 第41页 |
2.3.2 八倍体小滨麦与硬粒小麦杂交后代 Ns 染色体组成 | 第41页 |
2.3.3 杂交后代外源遗传物质稳定性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的分子细胞学分析 | 第43-60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3-46页 |
3.1.0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3.1.1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8页 |
3.2.1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的细胞学分析 | 第46-47页 |
3.2.2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的 GISH 分析 | 第47-48页 |
3.2.3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的 FISH 和 FISH/GISH 分析 | 第48-51页 |
3.2.4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染色体组成的 SSR 分析 | 第51-52页 |
3.2.5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外源染色体的同源群归属 EST-STS 分析 | 第52-56页 |
3.2.6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的农艺性状分析 | 第56-58页 |
3.3 讨论 | 第58-60页 |
3.3.1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的细胞学遗传稳定性 | 第58页 |
3.3.2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 DM57 外源染色体的分析 | 第58页 |
3.3.3 重复序列在远缘杂交后代材料染色体组成分析中的应用 | 第58-59页 |
3.3.4 EST-STS 引物在小麦遗传背景中外源染色体鉴定中的应用 | 第59-60页 |
第四章 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 DM50 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第60-70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60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60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6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8页 |
4.2.1 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 DM50 的细胞学分析 | 第60-61页 |
4.2.2 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 DM50 的 GISH 分析 | 第61-62页 |
4.2.3 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 DM50 染色体组成的 SSR 分析 | 第62-63页 |
4.2.4 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 DM50 外源染色体同源群归属的 EST-STS 分析 | 第63-66页 |
4.2.5 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 DM50 农艺性状分析 | 第66-68页 |
4.3 讨论 | 第68-70页 |
4.3.1 多重异代换系的选育和应用 | 第68页 |
4.3.2 EST-STS 特异标记的可靠性 | 第68页 |
4.3.3 特异条带测序结果的验证 | 第68-69页 |
4.3.4 滨麦中胁迫响应蛋白基因的发掘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小滨麦后代材料的 FISH/GISH分析以及 EST-STS的应用 | 第70-80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70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70页 |
5.1.2 实验方法 | 第70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70-78页 |
5.2.1 4 个小滨麦多重异代换系的 FISH 和 GISH 分析 | 第70-75页 |
5.2.2 部分小滨麦异代换系外源染色体所属同源群的 EST-STS 分析 | 第75-78页 |
5.3 讨论 | 第78-80页 |
5.3.1 利用重复序列分析远缘杂交后代材料的优缺点 | 第78页 |
5.3.2 EST-STS 引物的通用性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3页 |
附录 | 第9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作者简介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