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 引言 | 第9-10页 |
2 元代秦州地区佛教的发展概况及其社会背景 | 第10-20页 |
2.1 元代佛教的发展概况 | 第10-14页 |
2.1.1 藏传佛教 | 第10-11页 |
2.1.2 汉地佛教 | 第11-12页 |
2.1.3 元代的“三教合流”思想概述 | 第12-14页 |
2.2 元代秦州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2.2.1 宋末元初秦州地区战略地位 | 第14-15页 |
2.2.2 元朝统一后秦州地区的社会政治状况 | 第15-16页 |
2.3 元代秦州地区宗教状况及佛教发展概况 | 第16-20页 |
2.3.1 秦州境内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 第16-17页 |
2.3.2 秦州境内道教的传播与发展 | 第17-20页 |
3 元代麦积山石窟艺术遗存 | 第20-26页 |
3.1 麦积山石窟第 048 窟造像研究 | 第20-22页 |
3.2 麦积山石窟其他元代造像研究 | 第22-26页 |
4 天水仙人崖石窟及秦州地区其他元代造像壁画 | 第26-35页 |
4.1 天水仙人崖石窟 | 第26-28页 |
4.2 元代秦州地区的其他佛教遗迹 | 第28-33页 |
4.2.1 武山水帘洞石窟群的拉梢寺和水帘洞元代遗存 | 第28-29页 |
4.2.2 木梯寺石窟 11 号窟 | 第29-33页 |
4.3 其他零星遗迹 | 第33-35页 |
5 麦积山石窟及秦州地区元代佛教造像壁画的艺术特征 | 第35-39页 |
5.1 藏传佛教的影响非常明显 | 第35-37页 |
5.1.1 造像艺术 | 第35-36页 |
5.1.2 壁画艺术 | 第36-37页 |
5.2 汉传佛教的传统影响仍然存在 | 第37-39页 |
5.2.1 造像艺术 | 第37页 |
5.2.2 壁画艺术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附图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