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和理论 | 第12页 |
1.5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2-15页 |
1.5.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2-14页 |
1.5.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4-15页 |
1.6.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1.7.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1.7.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6-17页 |
1.7.2 转移制度理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成都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政策背景及内容分析 | 第19-25页 |
2.1 政策出台的背景 | 第19-21页 |
2.1.1 城镇化进程中大量被征地农民的出现 | 第19-20页 |
2.1.2 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突出 | 第20-21页 |
2.2 成都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政策的制定情况 | 第21-22页 |
2.2.1 政策出台的时间 | 第21-22页 |
2.2.2 培训政策资金来源 | 第22页 |
2.3 成都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政策内容概况 | 第22-25页 |
2.3.1 培训对象的认定 | 第22-23页 |
2.3.2 培训机构的认定 | 第23页 |
2.3.3 培训内容和方式 | 第23-24页 |
2.3.4 培训标准及补贴 | 第24页 |
2.3.5 培训后的就业扶持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成都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政策执行效果研究 | 第25-35页 |
3.1 政策执行的具体措施 | 第25-27页 |
3.1.1 多措并举,强化培训目标管理 | 第25页 |
3.1.2 整合培训资源,规范机构认定 | 第25页 |
3.1.3 培训规则制度化,培训信息管理化 | 第25-26页 |
3.1.4 加强市场引导,突出中高级培训 | 第26页 |
3.1.5 完善培训券制度,增强培训自主性 | 第26页 |
3.1.6 发挥部门协作,推进系列培训计划 | 第26-27页 |
3.2 成都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政策实施的成效 | 第27-28页 |
3.2.1 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培训创业效果显著 | 第27页 |
3.2.2 消除户籍限制,实现就业培训城乡一体化 | 第27-28页 |
3.2.3 就业培训普惠制,形成大培训格局 | 第28页 |
3.3 成都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政策的执行效果调查 | 第28-35页 |
3.3.1 调查样本及调查方法 | 第28-29页 |
3.3.2 培训后就业及生存状况调查分析 | 第29-35页 |
第四章 成都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 | 第35-42页 |
4.1 政策因素 | 第35-38页 |
4.1.1 培训对象需求细化不足 | 第35-36页 |
4.1.2 培训政策措施覆盖不均 | 第36页 |
4.1.3 培训信息宣传渠道不畅 | 第36-37页 |
4.1.4 主体培训意识不高 | 第37页 |
4.1.5 培训市场就业导向不强 | 第37-38页 |
4.2 社会因素 | 第38-39页 |
4.2.1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 | 第38-39页 |
4.2.2 社会偏见和歧视 | 第39页 |
4.3 个人因素 | 第39-40页 |
4.3.1 个人思想认识因素 | 第39页 |
4.3.2 个人知识技能因素 | 第39-40页 |
4.3.3 个人未来预期值 | 第40页 |
4.4 其他制度因素 | 第40-42页 |
4.4.1 正式转移制度因素 | 第40-41页 |
4.4.2 非正式转移制度因素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提高成都市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政策的有效性建议 | 第42-45页 |
5.1 细化对象,分级分类确定培训对象 | 第42页 |
5.2 措施均衡,探索建立多种培训机制 | 第42-43页 |
5.3 渠道畅通,挖掘灵活多样培训形式 | 第43页 |
5.4 加强衔接,发挥企业主导培训作用 | 第43-44页 |
5.5 市场引导,适应产业结构培训需要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5-47页 |
6.1 研究结论和启示 | 第45-46页 |
6.2 研究中的创新和不足 | 第46-47页 |
6.2.1 研究中的创新 | 第46页 |
6.2.2 研究中的不足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