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概述 | 第12-13页 |
1.2.2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及其优化调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各单元模型及相关性分析 | 第17-36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风电场出力的概率分布 | 第17-21页 |
2.2.1 风电场的出力模型 | 第17-18页 |
2.2.2 风速的概率分布 | 第18-21页 |
2.2.3 风电场出力的概率分布 | 第21页 |
2.3 太阳能光伏电站出力的概率分布 | 第21-24页 |
2.3.1 光伏电站的出力模型 | 第22-23页 |
2.3.2 光照强度的概率分布 | 第23-24页 |
2.3.3 光伏电站出力的概率分布 | 第24页 |
2.4 储能设备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 第24-28页 |
2.4.1 储能设备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2.4.2 储能设备的种类 | 第25-27页 |
2.4.3 铅酸蓄电池的模型 | 第27-28页 |
2.5 风电厂出力和光伏电站出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第28-35页 |
2.5.1 Copula函数意义 | 第28-29页 |
2.5.2 Copula函数分类 | 第29-30页 |
2.5.3 Copula函数的拟合优度 | 第30-32页 |
2.5.4 风电厂出力和光伏出力的联合概率分布 | 第32-33页 |
2.5.5 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出力的相关性分析 | 第33-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调度 | 第36-48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考虑相关性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调度策略 | 第36-37页 |
3.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调度模型 | 第37-38页 |
3.3.1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调度的目标函数 | 第37页 |
3.3.2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调度的约束条件 | 第37-38页 |
3.4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的求解计算 | 第38-41页 |
3.4.1 粒子群算法(PSO)原理 | 第39-40页 |
3.4.2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 第40-41页 |
3.4.3 优化调度模型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 第41页 |
3.5 算例分析 | 第41-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随机优化调度 | 第48-57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随机优化 | 第48-49页 |
4.3 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 第49-53页 |
4.3.1 机会约束的定义和原理 | 第49-50页 |
4.3.2 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的SAA近似 | 第50-51页 |
4.3.3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随机优化调度随机模型的SAA近似 | 第51-53页 |
4.4 算例分析 | 第53-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结论 | 第57页 |
5.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