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行使财产权利行为概述 | 第10-16页 |
一、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内涵 | 第10-13页 |
(一)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特征 | 第11-13页 |
二、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外延 | 第13-16页 |
(一)与刑法中的自救行为的关系 | 第13页 |
(二)与广义私力救济的关系 | 第13-16页 |
第二章 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罪与非罪的国内外考察 | 第16-24页 |
一、国外考察 | 第16-20页 |
(一)英美法系对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处理 | 第16-18页 |
(二)大陆法系对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处理 | 第18-20页 |
二、国内考察 | 第20-22页 |
三、相关判例和学说的概括和启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处理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罪与非罪的维度与思路 | 第24-40页 |
一、刑法谦抑性维度 | 第24-27页 |
(一)刑法的价值构成——谦抑性原则 | 第24-25页 |
(二)对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刑法谦抑性分析 | 第25-27页 |
二、法益侵害维度 | 第27-30页 |
(一)犯罪的实质特征——法益侵害 | 第27-29页 |
(二)对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法益侵害分析 | 第29-30页 |
三、构成要件符合性维度 | 第30-34页 |
(一)定罪的根据——构成要件符合性 | 第30-32页 |
(二)对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构成要件符合性分析 | 第32-34页 |
四、违法性维度 | 第34-37页 |
(一)排除犯罪的理由——违法阻却事由 | 第34-35页 |
(二)对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违法阻却分析 | 第35-37页 |
五、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罪与非罪的分析思路 | 第37-40页 |
第四章 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罪与非罪的具体适用 | 第40-47页 |
一、行使物权行为的具体适用 | 第40-42页 |
(一)取回自己所有而被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的行为 | 第40-41页 |
(二)取回自己所有而被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的行为 | 第41页 |
(三)取回被善意第三人占有的财物的行为 | 第41-42页 |
二、行使债权行为的具体适用 | 第42-47页 |
(一)在债权范围内求偿与超出债权范围的求偿 | 第42-44页 |
(二)数额确定之债与数额不确定之债 | 第44-45页 |
(三)主张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债权与主张误认为存在的债权 | 第45-47页 |
结语—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