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基于政府与公民社会多元协同的城市社区治理机制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6-12页
    1.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6-7页
        (1) 选题的背景第6页
        (2)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6-7页
        (3)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7页
    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7-10页
        (1) 国外研究梳理第7-9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10-11页
        (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11页
        (2) 研究方法第11页
    4. 本文的创新点第11-12页
第一章 社区协同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2-21页
    1.1 社区协同治理的相关概念第12-15页
        1.1.1 社区的概念第12-13页
        1.1.2 治理的概念第13-14页
        1.1.3 协同治理的概念第14-15页
    1.2 社区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第15-21页
        1.2.1 社会资本理论第15-16页
        1.2.2 公民社会理论第16-17页
        1.2.3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7-19页
        1.2.4 社区协同治理的重要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沿革与现状分析第21-33页
    2.1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沿革第21-23页
        2.1.1 街居制——国家行政全能型治理:1954年-20世纪80年代末第21-22页
        2.1.2 社区制——合作主义治理:1987年至今第22-23页
    2.2 我国社区治理模式第23-28页
        2.2.1 行政主导型治理模式第23-25页
        2.2.2 合作型治理模式第25-27页
        2.2.3 自治型治理模式第27-28页
    2.3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第28-33页
        2.3.1 社区治理观念认识滞后第28-29页
        2.3.2 社区建设目标错位第29-30页
        2.3.3 社区治理主体单一与居民参与意识缺乏第30-32页
        2.3.4 社区中介机构不够发达第32-33页
第三章 政府与公民社会多元协同的城市社区治理机制的构建第33-43页
    3.1 社区治理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第33-36页
        3.1.1 政府部门角色定位与职责划分第33-34页
        3.1.2 私人部门参与社区治理第34-35页
        3.1.3 社会中介组织与自治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第35-36页
    3.2 建立多元协同社区治理的制度框架第36-43页
        3.2.1 政府与公民社会多元协同的社区治理模式的内涵第36-37页
        3.2.2 不断健全公民社会,完善赋权制度第37-38页
        3.2.3 改革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第38-39页
        3.2.4 加强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建设第39-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下一篇: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