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野外竖管法确定渗透系数试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室内确定弥散参数试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矿坑排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主要成果 | 第13-15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概况 | 第16-22页 |
2.1 地理位置概况 | 第16-17页 |
2.2 气象水文 | 第17-19页 |
2.2.1 气象 | 第17-18页 |
2.2.2 水文 | 第18-19页 |
2.3 地形地貌特征 | 第19-20页 |
2.4 地质特征 | 第20-22页 |
2.4.1 地层岩性 | 第20-21页 |
2.4.2 地质构造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第22-35页 |
3.1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 第22-25页 |
3.1.1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 第22页 |
3.1.2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 第22-25页 |
3.1.3 隔水层 | 第25页 |
3.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 第25页 |
3.3 矿坑水水质分析 | 第25-35页 |
3.3.1 区域地下水化学特征 | 第25-26页 |
3.3.2 1 号排水池水化学特征分析 | 第26-35页 |
第四章 野外及室内试验 | 第35-87页 |
4.1 野外竖管法测定研究区排水池附近渗透系数 K | 第35-47页 |
4.1.1 竖管法实验原理 | 第35-36页 |
4.1.2 野外试验 | 第36-39页 |
4.1.3 试验结果 | 第39-47页 |
4.2 室内一维沙柱试验 | 第47-52页 |
4.2.1 沙柱试验原理 | 第47-48页 |
4.2.2 实验材料及过程 | 第48-49页 |
4.2.3 试验结果 | 第49-52页 |
4.3 研究区多孔介质中铁和硫酸根的吸附作用 | 第52-67页 |
4.3.1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 第53-60页 |
4.3.2 铬酸钡光度法测定砂样中的硫酸根 | 第60-67页 |
4.4 2 号排水池局部温度场测定 | 第67-87页 |
4.4.1 2-1 号排水池温度随地层深度变化特征分析 | 第72-81页 |
4.4.2 2-2 号排水池温度随地层深度变化特征分析 | 第81-87页 |
第五章 榆阳煤矿矿坑排水对周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预测与评价 | 第87-107页 |
5.1 概念模型及其数学描述 | 第87-90页 |
5.2 数值模型 | 第90-98页 |
5.2.1 三维几何模型 | 第90-92页 |
5.2.2 三维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模型 | 第92-97页 |
5.2.3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97-98页 |
5.3 矿坑排水对周边地下水及红石峡水库的水质影响预测评价 | 第98-107页 |
5.3.1 矿坑水中铁对周边地下水及红石峡水库的水质影响预测结果 | 第98-102页 |
5.3.2 矿坑水中 SO42-对周边地下水及红石峡水库的水质影响预测结果 | 第102-107页 |
结论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