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土壤养分、微生物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0页
    1.1 秸秆概念及资源量第9页
    1.2 秸秆利用现状第9-12页
        1.2.1 秸秆肥料化利用第9-10页
        1.2.2 秸秆能源化利用第10-11页
        1.2.3 秸秆饲料化利用第11-12页
        1.2.4 秸秆用于栽培食用菌第12页
        1.2.5 秸秆的其他应用第12页
    1.3 秸秆利用方式第12-14页
        1.3.1 秸秆能源化利用第13页
        1.3.2 秸秆肥料化利用第13页
        1.3.3 秸秆饲料化利用第13页
        1.3.4 秸秆其他利用第13-14页
    1.4 秸秆还田技术第14-16页
        1.4.1 秸秆还田方式第14页
        1.4.2 秸秆还田量第14页
        1.4.3 秸秆还田时间第14-15页
        1.4.4 秸秆还田的配套措施第15-16页
    1.5 秸秆还田效应第16-18页
        1.5.1 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第16页
        1.5.2 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第16-17页
        1.5.3 秸秆还田对水土保持的影响第17-18页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页
        1.6.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6.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25页
    2.1 试验材料第20页
    2.2 试验设计第20-21页
    2.3 样品采集第21-22页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2-24页
        2.4.1 土壤养分测定方法第22-23页
        2.4.2 水稻植株养分测定方法第23页
        2.4.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第23-24页
    2.5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第24-25页
第三章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第25-41页
    3.1 前言第25-26页
    3.2 秸秆还田与施氮肥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第26-33页
        3.2.1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土壤pH和EC的影响第26-28页
        3.2.2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第28-33页
    3.3 秸秆还田不同氮肥对土壤氮素的影响第33-38页
        3.3.1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第33-35页
        3.3.2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第35-37页
        3.3.3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3.4 小结与讨论第38-41页
第四章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第41-54页
    4.1 前言第41-42页
    4.2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水稻形态特性的影响第42-45页
        4.2.1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水稻株高的影响第42-43页
        4.2.2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第43-44页
        4.2.3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水稻叶绿素的影响第44-45页
    4.3 秸秆还田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植株、籽粒指标的影响第45-50页
    4.4 秸秆还田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第50-52页
    4.5 小结与讨论第52-54页
第五章 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第54-65页
    5.1 前言第54页
    5.2 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第54-57页
    5.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第57-59页
    5.4 处理之间单个微生物群组的比较第59-61页
    5.5 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61-63页
    5.6 小结与讨论第63-65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GS9基因与其它粒形基因遗传互作及育种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肥力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典型茶园土壤适宜性评价--以安溪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