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GS9基因与其它粒形基因遗传互作及育种应用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符号说明第6-7页
1 文献综述第7-19页
    1.1 粒形的遗传第7-10页
        1.1.1 粒长基因的遗传第7-8页
        1.1.2 粒宽基因的遗传第8页
        1.1.3 粒厚基因的遗传第8-9页
        1.1.4 粒重基因的遗传第9页
        1.1.5 长宽比基因的遗传第9-10页
    1.2 水稻粒形基因的克隆研究进展第10-17页
        1.2.1 水稻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10页
        1.2.2 影响籽粒大小的基因第10-13页
        1.2.3 特异性影响籽粒形状的基因第13-16页
        1.2.4 影响籽粒大小的小圆粒类基因第16-17页
    1.3 水稻粒形调控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第17-18页
        1.3.1 蛋白酶体降解途径第17页
        1.3.2 G蛋白信号通路第17-18页
        1.3.3 植物激素途径第18页
    1.4 水稻粒形调控基因间的互作关系第18-19页
    1.5 粒形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第19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3页
    2.1 试验材料第19-20页
    2.2 分子标记第20页
    2.3 材料构建第20-21页
    2.4 CRISPR/cas9基因编辑第21页
    2.5 水稻遗传转化第21页
    2.6 水稻总DNA的提取第21-22页
    2.7 PCR扩增及鉴定第22页
    2.8 水稻总RNA提取与RT-PCR分析第22-23页
    2.9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3页
    2.10 水稻种植与农艺性状考察第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38页
    3.1 几个粒形基因近等基因系的鉴定第23-26页
    3.2 粒形基因遗传互作研究第26-32页
        3.2.1 NIL(gs9)、NIL(gs3)、NIL(gs9/gs3)遗传效应分析第26-28页
        3.2.2 NIL(gs9)、NIL(GW5)、NIL(gs9/GW5)遗传效应分析第28-30页
        3.2.3 NIL(gs9)、NI(GW7)、NIL(gs9/GW7)遗传效应分析第30-32页
    3.3 转录水平上各个粒形基因间的互作关系第32-33页
    3.4 GS9基因的遗传变异第33-35页
    3.5 GS9基因的育种应用第35-38页
4 讨论第38-40页
    4.1 粒形基因GS9及其它粒形基因的效应第38-39页
    4.2 粒形基因间互作效应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翻压不同冬闲绿肥对植烟土壤特性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秸秆还田与施氮对土壤养分、微生物及水稻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