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论文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度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插图索引第11-12页
附表索引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1.2 选题意义第14-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22页
        1.2.1 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研究第15-19页
        1.2.2 协同理论研究综述第19-20页
        1.2.3 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相关研究第20-22页
    1.3 研究思路及可能的创新点第22-25页
        1.3.1 研究思路第22-24页
        1.3.2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24-25页
第2章 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理论分析第25-32页
    2.1 区域文化产业协同的界定第25-29页
        2.1.1 文化产业的界定及特征第25-28页
        2.1.2 区域及协同的界定第28-29页
    2.2 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因分析第29-32页
        2.2.1 获取协同效益第29-30页
        2.2.2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第30页
        2.2.3 拓展文化产业价值链,提升文化产业价值第30页
        2.2.4 提高文化产业专业化、规模化水平第30-32页
第3章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度的测量第32-49页
    3.1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现状第32-34页
        3.1.1 文化产业总概貌第32页
        3.1.2 文化产业各行业分析第32-33页
        3.1.3 文化产业的区域分析第33-34页
    3.2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3.2.1 市场化水平低,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第34页
        3.2.2 产业链不完整,未充分发挥价值链增值效应第34-35页
        3.2.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支持多而不实第35页
    3.3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度的测量第35-49页
        3.3.1 协同度测算模型述评第35-37页
        3.3.2 复合系统协同度测算模型的构建第37-39页
        3.3.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9-41页
        3.3.4 整体协同度的测算第41-49页
第4章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49-55页
    4.1 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第49-51页
        4.1.1 政策环境第49页
        4.1.2 产业规模第49-50页
        4.1.3 市场需求第50页
        4.1.4 创新能力第50页
        4.1.5 人力资本第50页
        4.1.6 经济发展水平第50-51页
    4.2 模型构建、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第51页
    4.3 数据的统计性描述第51-52页
    4.4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第52-55页
第5章 推进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第55-59页
    5.1 推进产业协同的激励机制第55页
        5.1.1 加强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第55页
        5.1.2 加强区域产业协同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第55页
    5.2 健全产业协同的协调机制第55-57页
        5.2.1 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第56页
        5.2.2 因地制宜,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第56-57页
    5.3 优化推进产业协同的政策第57页
        5.3.1 加强对区域文化产业协同的政策引导第57页
        5.3.2 加大对区域文化产业协同的资金投入第57页
        5.3.3 完善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法律体系第57页
    5.4 完善促进产业协同的条件第57-59页
        5.4.1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文化产业融资的渠道第57-58页
        5.4.2 挖掘区域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潜力,扩大文化市场消费第58页
        5.4.3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第58-59页
结束语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文博类电视节目研究--以河南《文物宝库》频道为例
下一篇:以道家思想视角论倪瓒绘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