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所有制论文--集体所有制论文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导论第8-14页
    (一) 研究意义第8-10页
    (二) 研究现状第10-13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 创新之处第13-14页
一、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发展第14-18页
    (一) 相关概念第14-15页
    (二) 理论发展第15-18页
        1. 毛泽东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理论第15-16页
        2. 邓小平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第16-17页
        3. 江泽民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第17页
        4. 胡锦涛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第17-18页
二、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第18-26页
    (一) 农业合作化时期第18-21页
        1. 农业互助合作的渊源第18-19页
        2. 初级发展阶段第19-20页
        3. 初级农业合作社第20页
        4.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20-21页
    (二) 人民公社时期第21-23页
        1.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决策第21-22页
        2.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曲折发展第22页
        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人民公社第22-23页
    (三)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集体经济第23-25页
        1. 人民公社继续存在第23-24页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24-25页
    (四)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时期第25-26页
三、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和成果第26-32页
    (一)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第26-29页
        1. 农村集体经济是维护基层政权稳定的保障第26页
        2. 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断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第26-27页
        3. 农村集体经济能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第27-28页
        4. 农村集体经济能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第28-29页
    (二)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成果第29-32页
        1. 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第29页
        2. 促进农村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第29-30页
        3.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第30-31页
        4. 提供公共产品、推进城镇化建设第31-32页
四、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模式分析第32-38页
    (一) 苏南模式第32-33页
    (二) 华西模式第33-34页
    (三) 珠江模式第34-35页
    (四) 南街模式第35-36页
    (五) 对典型模式的评价分析第36-38页
五、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第38-42页
    (一)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第38页
    (二)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的困境第38-42页
        1.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可持续问题第40页
        2. 农村集体债务化解问题第40-41页
        3. 农村集体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第41-42页
六、 促进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措施第42-48页
    (一) 加大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政策支持第42-43页
        1. 提高对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第42-43页
        2. 在财政金融方面对农村集体经济给予支持第43页
    (二) 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主体的法人地位第43-44页
        1. 确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独立法人地位第43-44页
        2. 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第44页
    (三) 加大对农业的科研投入第44-46页
        1. 农业科研投入以财政为主第45页
        2. 鼓励私营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第45-46页
    (四) 寻求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第46-47页
    (五) 改革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第47-48页
        1. 普及市场经济基本知识第47页
        2. 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第47页
        3. 开展农民职业教育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下一篇:新形势下农民法律意识问题研究--以内蒙古集宁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