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6页 |
2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理论综述 | 第16-26页 |
2.1 可持续发展概念分析 | 第16-20页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3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 | 第18-20页 |
2.2 金融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2.3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1-26页 |
2.3.1 产权制度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21-22页 |
2.3.2 盈利模式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22-23页 |
2.3.3 风险控制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23-24页 |
2.3.4 政策环境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24-25页 |
2.3.5 经济和社会环境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 第25-26页 |
3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 第26-34页 |
3.1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发展现状 | 第26页 |
3.2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26-32页 |
3.2.1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第26-28页 |
3.2.2 指标体系的权重设定 | 第28-31页 |
3.2.3 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指数等级的确定 | 第31-32页 |
3.3 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评估 | 第32-34页 |
4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实证分析 | 第34-47页 |
4.1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现状 | 第34-41页 |
4.1.1 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现状 | 第34-36页 |
4.1.2 农村信用合作社盈利模式现状 | 第36-38页 |
4.1.3 农村信用合作社风险控制现状 | 第38-40页 |
4.1.4 农村信用合作社政策环境现状 | 第40-41页 |
4.2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分析 | 第41-45页 |
4.2.1 信用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整体不高 | 第42-43页 |
4.2.2 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相对较好 | 第43-44页 |
4.2.3 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指数水平受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影响 | 第44-45页 |
4.3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 | 第45-47页 |
4.3.1 变量设计 | 第45页 |
4.3.2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回归分析 | 第45-47页 |
5 农村信用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保障 | 第47-60页 |
5.1 合理选择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模式 | 第47-49页 |
5.1.1 明晰产权主体 | 第47-48页 |
5.1.2 规范股金价格 | 第48页 |
5.1.3 合理设置股权结构 | 第48-49页 |
5.2 积极转变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盈利模式 | 第49-52页 |
5.3 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管控能力 | 第52-54页 |
5.3.1 完善内控体系的构建 | 第52-53页 |
5.3.2 加强操作风险信息披露工作 | 第53-54页 |
5.4 加强政策管控和优化农村信用合作社金融环境 | 第54-59页 |
5.4.1 金融政策 | 第54-55页 |
5.4.2 财税政策 | 第55-56页 |
5.4.3 法律政策 | 第56-59页 |
5.5 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 第59-60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0-62页 |
6.1 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6.2 研究创新、不足和展望 | 第61-62页 |
6.2.1 研究创新之处 | 第61页 |
6.2.2 不足和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