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概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家训的含义及其特点 | 第11-14页 |
一、 家训的含义 | 第11页 |
二、 家训的分类 | 第11-12页 |
三、 传统家训的特点 | 第12-14页 |
第二节 传统家训的起源发展及演变过程及社会功能 | 第14-17页 |
一、 传统家训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14-15页 |
二、 传统家训的社会功能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传统家训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德育内容 | 第17-26页 |
第一节 传统家训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传统家训的教育方法 | 第18-21页 |
第三节 传统家训的德育思想 | 第21-23页 |
一、 修身方面的德育思想 | 第21-22页 |
二、 齐家方面的德育思想 | 第22页 |
三、 处世方面的德育思想 | 第22-23页 |
第四节 传统家训的历史反思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我国传统家训优秀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 第26-35页 |
第一节 具有优秀文化的传统家训在现代社会的研究价值 | 第26-31页 |
一、 判继承传统家训有助于现代家庭美德构建 | 第26-27页 |
二、 吸收传统家训优秀德育思想有助于学校教育的深化 | 第27-28页 |
三、 传统家训的和为贵思想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 第28-31页 |
第二节 传统家训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 第31-35页 |
一、 建设现代社会主义道德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 第31-32页 |
二、 利用传统家训思想将现代道德教育生活化具体化 | 第32-33页 |
三、 继承家训优良传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注释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