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0.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0.4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 “新意见领袖”论对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意义 | 第14-23页 |
1.1 新意见领袖是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和“发源地” | 第16-17页 |
1.2 新意见领袖是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中转站”和“传送带” | 第17-19页 |
1.3 新意见领袖是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调节者”和“中间人” | 第19-21页 |
1.4 新意见领袖是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监督者”和“把关人” | 第21-23页 |
2 “新意见领袖”论的内容主体 | 第23-30页 |
2.1 “新意见领袖”论的提出背景 | 第23-24页 |
2.2 “新意见领袖”论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2.3 新意见领袖威望的形成 | 第25-26页 |
2.4 新意见领袖特征的变化 | 第26-27页 |
2.5 新意见领袖和追随者的关系 | 第27-28页 |
2.6 新意见领袖身份变化的新动向 | 第28-30页 |
3 “新意见领袖”论在社会化媒体传播中的运用 | 第30-44页 |
3.1 运用三个指标来寻找社会化媒体中的新意见领袖 | 第31-33页 |
3.1.1 根据用户影响力指标 | 第31-32页 |
3.1.2 根据用户活跃度指标 | 第32页 |
3.1.3 根据用户专业性指标 | 第32-33页 |
3.2 运用新意见领袖的类型划分进行社会化媒体传播 | 第33-41页 |
3.2.1 鼓励活跃型意见领袖及时迅速传播信息 | 第33-36页 |
3.2.2 培养权威型意见领袖引导网络主流舆论 | 第36-38页 |
3.2.3 激励专业型意见领袖深入内部与网民互动 | 第38-41页 |
3.3 运用社会化媒体管理机制引导新意见领袖 | 第41-44页 |
3.3.1 制定有效管理条例,约束新意见领袖的行为 | 第41-42页 |
3.3.2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 | 第42页 |
3.3.3 创造宽容舆论环境,培养符合主流价值的新意见领袖 | 第42-44页 |
4 运用“新意见领袖”论进行社会化媒体传播应注意的问题 | 第44-46页 |
4.1 注意不要让新意见领袖随意附和粉丝的集体意志 | 第44-45页 |
4.2 注意不要对职业化新意见领袖的意见干预过度 | 第45页 |
4.3 注意管理新意见领袖对网络舆论的误导和操控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