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 第2章 心率变异性信号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3-31页 |
| 2.1 心脏电活动的生理基础 | 第13-15页 |
| 2.2 HRV信号的时域分析方法 | 第15-18页 |
| 2.3 HRV信号频域分析方法 | 第18-21页 |
| 2.3.1 古典谱分析法 | 第19-20页 |
| 2.3.2 现代谱分析法 | 第20-21页 |
| 2.4 HRV信号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21-29页 |
| 2.4.1 时间序列符号化 | 第21-23页 |
| 2.4.2 信息熵 | 第23-24页 |
| 2.4.3 近似熵 | 第24-25页 |
| 2.4.4 样本熵 | 第25-26页 |
| 2.4.5 多尺度熵 | 第26-27页 |
| 2.4.6 相对熵(KL散度) | 第27-28页 |
| 2.4.7 Poincare散点图 | 第28-29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3章 睡眠状态调制心率变异性信号研究 | 第31-43页 |
| 3.1 Physionet-生物医学信号网站简介 | 第31-32页 |
| 3.2 睡眠的生理过程 | 第32页 |
| 3.3 本章研究的意义 | 第32-33页 |
| 3.4 探究非线性参数的意义 | 第33-36页 |
| 3.4.1 方法 | 第33-34页 |
| 3.4.2 将m-words组合几率分布应用于正弦周期信号 | 第34-36页 |
| 3.4.3 将forbidden words个数统计应用于白噪声和1/f噪声 | 第36页 |
| 3.5 结果 | 第36-42页 |
| 3.5.1 功率谱分布和m-words组合几率分布计算结果 | 第36-40页 |
| 3.5.2 forbidden words计算结果 | 第40-42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颠倒睡眠状态调制心率变异性信号研究 | 第43-53页 |
| 4.1 RAC—3003心电工作站简介 | 第43-44页 |
| 4.2 颠倒睡眠研究的意义 | 第44-45页 |
| 4.3 颠倒睡眠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 4.3.1 实验对象 | 第45页 |
| 4.3.2 试验仪器 | 第45页 |
| 4.3.3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 4.3.4 HRV信号的获得 | 第46-47页 |
| 4.4 功率谱分析结果 | 第47-48页 |
| 4.5 基本尺度熵分析结果 | 第48-51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5章 本文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 5.1 本文总结 | 第53-54页 |
| 5.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致谢 | 第59-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