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低噪声沥青路面及玄武岩纤维的优点 | 第10-13页 |
1.2.1 低噪声沥青路面的服务优点 | 第10-11页 |
1.2.2 玄武岩纤维的优势特性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国内外低噪声路面降噪性能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外纤维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国内玄武岩纤维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路面噪声的机理研究 | 第19-26页 |
2.1 低噪声沥青路面降噪机理研究 | 第19-21页 |
2.1.1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吸声原理 | 第19-20页 |
2.1.2 低噪声沥青路面消声机理 | 第20-21页 |
2.2 开级配沥青路面降噪理论分析 | 第21-23页 |
2.3 影响噪声的因素试验研究 | 第23-24页 |
2.3.1 孔隙率对吸声系数的形响 | 第23-24页 |
2.3.2 厚度对吸声系数的影响 | 第24页 |
2.3.3 粒径大小对吸声系数的影响 | 第24页 |
2.3.4 流阻率的测量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玄武岩纤维与沥青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26-36页 |
3.1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 | 第26-29页 |
3.1.1 沥青胶结料 | 第26-27页 |
3.1.2 玄武岩纤维 | 第27-29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29页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9-33页 |
3.2.1 针入度试验 | 第29-30页 |
3.2.2 软化点试验 | 第30页 |
3.2.3 延度试验 | 第30-31页 |
3.2.4 弹性恢复试验 | 第31-32页 |
3.2.5 表观粘度试验 | 第32-33页 |
3.3 玄武岩纤维在沥青胶浆中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玄武岩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第36-52页 |
4.1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 | 第36-39页 |
4.1.1 原材料及其技术指标 | 第36-38页 |
4.1.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8-39页 |
4.2 水稳定性能研究 | 第39-45页 |
4.2.1 消石灰提高大孔隙开级配混合料水损坏性能研究 | 第39-41页 |
4.2.2 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影响研究 | 第41-43页 |
4.2.3 冻融劈裂试验 | 第43-45页 |
4.3 高温稳定性研究 | 第45-46页 |
4.4 低温稳定性研究 | 第46-47页 |
4.5 渗水性能研究 | 第47-48页 |
4.6 抗滑性能研究 | 第48-49页 |
4.7 空隙率、纤维掺量与降噪性能研究 | 第49-50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玄武岩纤维低噪声沥青混合料在国道 107 中的应用 | 第52-67页 |
5.1 试验路方案设计及材料选择 | 第52-53页 |
5.1.1 试验路方案设计 | 第52-53页 |
5.1.2 试验路材料性能 | 第53页 |
5.2 配合比设计 | 第53-60页 |
5.2.1 目标配合比设计 | 第53-55页 |
5.2.2 生产配合比设计 | 第55-57页 |
5.2.3 低噪声玄武岩沥青路面施工 | 第57-60页 |
5.3 项目总体指标情况 | 第60-65页 |
5.3.1 玄武岩纤维沥青路面的降噪检测 | 第61-63页 |
5.3.2 其他施工指标 | 第63-64页 |
5.3.3 雨天行车情况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 第67-6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