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初盛唐诗格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4页
    0.1 诗格概说第9-10页
    0.2 初盛唐诗格的研究现状综述第10-12页
    0.3 初盛唐诗格的研究方法第12-13页
    0.4 初盛唐诗格的研究意义第13-14页
1 初盛唐诗格的形成与发展第14-30页
    1.1 初盛唐诗格的形成第14-19页
        1.1.1 初盛唐诗格形成的历史背景第14-15页
        1.1.2 初盛唐诗格形成的理论渊源第15-17页
        1.1.3 初盛唐诗格与近体诗的完成第17-19页
    1.2 初盛唐诗格的发展第19-27页
        1.2.1 诗歌创作的高度繁荣第19-20页
        1.2.2 君主提倡的间接促进第20-23页
        1.2.3 训蒙初学与科举制度第23-25页
        1.2.4 类书选集的侧面影响第25-27页
    1.3 初盛唐诗格的阶段特征第27-30页
        1.3.1 继往开来的时代特征第28页
        1.3.2 诗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的互动第28-30页
2 初唐诗格与盛唐诗格第30-61页
    2.1 从“诗道”与“诗技”看初唐与盛唐诗格第30-33页
    2.2 初唐诗格与盛唐诗格之相同第33-38页
        2.2.1 诗格形式的统一第34-35页
        2.2.2 诗技内容的相承第35-37页
        2.2.3 诗美观念的追求第37-38页
    2.3 初唐诗格与盛唐诗格之相异第38-61页
        2.3.1 修辞技巧的探讨第38-43页
            2.3.1.1 声律:由精细到流畅第38-40页
            2.3.1.2 属对:由繁多到灵活第40-42页
            2.3.1.3 病犯:由严格到宽泛第42-43页
        2.3.2 结构特征的把握第43-51页
            2.3.2.1 字法与句法第43-48页
            2.3.2.2 诗体与诗势第48-51页
        2.3.3 审美趣味的追求第51-61页
            2.3.3.1 诗格与诗调第51-53页
            2.3.3.2 诗意与诗境第53-57页
            2.3.3.3 自然的回归第57-61页
3 初盛唐诗格的评价与影响第61-68页
    3.1 初盛唐诗格的评价第61-64页
    3.2 初盛唐诗格的影响第64-68页
        3.2.1 初盛唐诗格对其后诗格著作的影响第64-65页
        3.2.2 初盛唐诗格对其后诗话著作的影响第65-66页
        3.2.3 初盛唐诗格对其他文体写作的影响第66-68页
结束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星象文化与唐诗
下一篇:傅毅辞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