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民钢琴作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2-21页 |
第一节 中国钢琴作品发展的历史 | 第12-14页 |
一、萌芽时期 | 第12页 |
二、趋于成熟时期 | 第12-13页 |
三、初步繁荣的时期 | 第13页 |
四、音乐创作的稳步发展时期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徐振民生平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徐振民的创作历程与作品的历史价值 | 第15-17页 |
第四节 徐振民音乐的追根溯源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唐人诗意两首》的作品分析 | 第21-33页 |
第一节 创作背景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曲式分析 | 第22-25页 |
第三节 和声分析 | 第25-33页 |
一、中国现当代和声发展回溯 | 第25-27页 |
二、中国现代音乐作品和声技法 | 第27-28页 |
三、徐振民作品的主要创作技法 | 第28-33页 |
第三章 徐振民音乐作品的文化特征及美学价值 | 第33-43页 |
第一节 徐振民作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 | 第33-39页 |
一、《登幽州台歌》 | 第33-37页 |
二、《题破山寺后禅院》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唐人诗意两首的审美观念 | 第39-43页 |
第四章 作品的演奏 | 第43-48页 |
第一节 《唐人诗意两首》之《登幽州台歌》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唐人诗意两首》之“题破山寺后禅院”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