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吴登盛政府时期中缅战略安全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9页
    一 研究主题和意义第8-9页
        (一)研究主题第8页
        (二)选题意义第8-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6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9-12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5-16页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第16-17页
        (一)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二)内容安排第17页
    四 研究重点与难点第17-18页
    五 论文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一章 波折中前行:当代中缅战略安全关系第19-24页
    1.1. “胞波”友好关系的开始(1954 年)第19-21页
    1.2. 中缅战略安全关系蜜月期(1955-1966 年)第21页
    1.3. “胞波”友好关系的破裂(1967 年排华事件)第21-22页
    1.4. 中缅战略安全关系的恢复和发展(1967-1988 年)第22-23页
    1.5. 后冷战时期中缅战略安全关系(1988 年-2010 年)第23-24页
第二章 2010 年缅甸政治转型与对华政策第24-35页
    2.1. 选举以前军政府的权力结构第24-25页
    2.2. 缅甸 2010 年大选和民主化改革第25-31页
        2.2.1. 缅甸政治改革的前奏第25-27页
        2.2.2. 吴登盛民选政府上台第27-28页
        2.2.3. 缅甸民主化改革前景第28-31页
    2.3. 吴登盛政府时期缅甸对华政策第31-35页
第三章 吴登盛政府时期中缅战略安全关系第35-49页
    3.1. 吴登盛政府时期中国对缅甸战略第35-38页
        3.1.1. 缅甸作为中国“路桥”的地缘政治意义第35-36页
        3.1.2 .中国对缅甸在经济、军事以及民间交往的策略调整第36-38页
    3.2. 吴登盛政府时期中缅能源合作关系第38-45页
        3.2.1. 中缅油气管道投资与建设第39-40页
        3.2.2. 中缅水电项目投资与建设第40-41页
        3.2.3. “密松”水电站项目搁浅第41-43页
        3.2.4. 矿产资源领域投资与建设第43-45页
    3.3. 吴登盛政府下中缅能源合作的意义第45-49页
        3.3.1. 中缅能源合作的政治意义第45-46页
        3.3.2. 中缅能源合作的安全意义第46-49页
第四章 影响中缅战略安全关系变化的因素第49-59页
    4.1. 外部力量的影响第49-55页
        4.1.1.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及其对缅甸的政策调整第49-51页
        4.1.2. 日本重启对缅甸的政府开发援助第51-53页
        4.1.3. 印度“东向”战略影响中缅战略安全关系第53-54页
        4.1.4. 东盟“灵活性介入”与泰国的牵制第54-55页
    4.2. 内部因素第55-59页
        4.2.1. 缅甸国内的私有化改革、少数民族问题、华人权利保障等制约因素第55-57页
        4.2.2. 中国国内中央与地方、相关企业以及资源开发部门的利益博弈第57-59页
结语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加坡和香港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制度研究
下一篇:论当代中国的统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