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丝素蛋白研究近况 | 第11-22页 |
1.1.1 蚕丝结构与组成 | 第11-16页 |
1.1.2 丝素蛋白构象与聚集态结构 | 第16-18页 |
1.1.3 丝素蛋白分子自组装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1.2 研究技术探讨 | 第22-26页 |
1.2.1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 第22-25页 |
1.2.2 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 | 第25-26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再生丝素蛋白自组装分子机理探究 | 第28-39页 |
2.1 实验概述 | 第28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2.2.1 材料 | 第28页 |
2.2.2 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制备 | 第28-30页 |
2.2.3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第30页 |
2.2.4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 第30-31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2.3.1 不同浓度水溶液中再生丝素蛋白二级结构变化 | 第31-34页 |
2.3.2 不同浓度水溶液中再生丝素蛋白的表面形貌变化 | 第34-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单元序列对于丝素蛋白自组装的影响 | 第39-62页 |
3.1 实验概述 | 第3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3.2.1 材料 | 第39-40页 |
3.2.2 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制备 | 第40-41页 |
3.2.3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第41-42页 |
3.2.4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 第42页 |
3.2.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42页 |
3.2.6 圆二色谱测试分析 | 第42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61页 |
3.3.1 再生丝素蛋白与丝素蛋白相关短肽在水溶液中的二级结构变化 | 第42-50页 |
3.3.2 高浓度水溶液中再生丝素蛋白和丝素蛋白相关短肽的表面形貌变化 | 第50-54页 |
3.3.3 低浓度水溶液中再生丝素蛋白与丝素蛋白相关短肽的表面形貌变化 | 第54-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62-65页 |
4.1 全文小结 | 第62-63页 |
4.2 工作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第77-80页 |
附件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