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信用利差分析的资产证券化会计实施效果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插图索引第9-10页
附表索引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4-18页
        1.2.1 关于资产证券化定义第14-16页
        1.2.2 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第16-18页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8-20页
第2章 资产证券化与资产证券化主要会计问题第20-34页
    2.1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第20-28页
        2.1.1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第20-21页
        2.1.2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流程第21-24页
        2.1.3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格局第24-28页
    2.2 资产证券化会计的两个关键问题及国内外相关规定第28-32页
        2.2.1 国外资产证券化初始确认相关规定第29-30页
        2.2.2 国内资产证券化初始确认相关规定第30-31页
        2.2.3 国外资产证券化报表合并相关规定第31页
        2.2.4 国内资产证券化报表合并相关规定第31-32页
    2.3 发起人对资产证券化会计选择偏好分析第32-34页
        2.3.1 发起人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方法选择偏好分析第32-33页
        2.3.2 发起人对资产证券化SPV报表合并的选择偏好分析第33-34页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34-43页
    3.1 资产证券化原理第34-36页
        3.1.1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第34-35页
        3.1.2 资产证券化的三大基本原理第35-36页
    3.2 信用利差的基本理论第36-40页
        3.2.1 信用风险定价理论第36-39页
        3.2.2 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第39-40页
    3.3 研究假设第40-43页
        3.3.1 风险隔离原理下资产支持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第40页
        3.3.2 资产证券化会计实施效果的衡量第40-43页
第4章 实证分析第43-50页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43页
    4.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第43-45页
    4.3 实证分析第45-49页
        4.3.1 描述性统计第45-46页
        4.3.2 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4.3.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47-49页
    4.4 实证结论第49-50页
第5章 政策建议第50-52页
    5.1 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第50页
    5.2 严格基础资产“真实出售”终止确认的条件第50页
    5.3 出台有关SPV合并的专门准则第50-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行双轨制:汉密尔顿与杰斐逊思想的折衷
下一篇:Existence and Properties of Solutions for Fra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